党员干部要敢破“心中贼”
近日,湖南通报了6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不管是“打牌子”“提篮子”成风的谭本仲,还是利用职务之便帮助请托人顺利中标的周伟平,不管是帮助企业垄断评估市场的陈明坤,还是是违规收取罚款私设“小金库”的执法大队相关责任人,这些“案中人”犯的一个“通病”就是触犯政商交往“红线”“底线”。笔者认为,“亲清不分”的背后是“心病”作祟:心生歪念、包藏私欲,导致思想腐化、行为走偏。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几百多年前明代大儒王阳明这封十字书信,如今读起来仍引人深思,给人警醒。“心中贼”,不难理解,是深居人们内心的对名、利、物、权的强烈欲望甚至非分之想。习近平总书记诫勉全党,“一旦有了‘心中贼’,自我革命意志就会衰退,就会违背初心、忘记使命,就会突破纪律底线甚至违法犯罪。”试想,一名党员干部若心中没了信仰、没了理想、没了忠诚,被占据的全是私心杂念、欲望纷争,又谈何政治定力?谈何行稳致远?正如通报中工程招投标领域出现的私相授受、暗箱操作、卡要索取等行为,都是因为心中没了“亲”“清”界限,没了敬畏之意,导致初心本心被心贼占据,最终被心魔所俘。
树倒根先腐,经济上的贪腐本质是政治上的蜕变,根源是思想上的腐化。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不管是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伪忠诚、两面派,还是不敬畏、不知止的钱权交易、设租寻租,或是损人害己、群众痛恨的不正之风、顽瘴痼疾,导致这些腐败和作风问题查而未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案中人”的思想根子出现跑偏,安逸享乐、追逐个人名利是驱使他们一步步走向贪腐深渊的贪图欲望“动力”,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动摇是腐蚀他们初心本心的温床。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把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作为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和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其中的“不想腐”指的就是思想、认识、觉悟层面,解决的就是腐败动机的问题,是“三不”的根本点和落脚点。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拧紧,把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提高,才是筑牢拒腐防变堤坝的根本之道,才能真正形成不想腐的高度自觉。
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用48字概括年轻干部具备的本领和能力,其中再一次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摆在了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有了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走得稳、走得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常修常炼,信一辈子、守一辈子;要敢于刀刃向内、检身正己,从思想深处拔除“心贼”,敢于以“心”拒之、静心守廉,用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线,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不被歪风邪气所蚀,不被私心杂念所俘,才能行而远之、善得始终。(汉寿县纪委监委 余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