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莫让“贪心”毁“初心”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9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这些年,我不仅违背了初心誓言,还为了满足个人不断膨胀的私心和贪欲,犯下了一系列严重的错误,给党的形象抹了黑,给组织抹了黑,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我万分懊悔。”浙江省国资委原党委委员、副主任朱恒福这样在忏悔录中写道。(5月12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每一代中国共产党员初心出发的地方,这样的初心就需要党员干部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遵纪守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初心,不辜负自己。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仕途受阻、晋升无望的时候,就奔着“钱途”而去,背离了初心。有的虽然职务上去了,思想却没有跟上。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带来理想信念的坚定,反而随着年龄增长、职务提升,更加痴迷于权势,背离了初心,最终坠入贪腐深渊。有的则被“温水煮青蛙”,从收受一条烟、一瓶酒、一张购物卡或者一包土特产开始,背离了初心,逐渐在贪图享乐、甘被围猎中迷失了自己。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陈刚,大搞权钱交易,在他平坦的仕途中,被金钱、利益和权势所惑,背离初心使命,忘了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渐渐迷失自己,一步步泥足深陷,最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原书记廖少华,从收自己最好的朋友陈春章的钱开始,被朋友“温水煮青蛙”拉下水,从此打开了贪欲之门,走上了腐败道路,最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

事实反复说明,为官从政者的初心,一旦让位于私欲,突破纪法的底线,便会迅速消融。一个个落马官员以沉痛的教训向世人昭示,党员干部一旦背离了初心,就会偏离人生的航线,全然忘记了当初的理想信念,以致于走上贪污腐化、违法犯罪的道路。就如朱恒福所说,“随着岗位的变化、职务的提升,手上权力越来越大,我却逐渐忘记了初心,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最后走上了违纪违法的道路。”后果何其惨痛,“背离初心”就会如此不堪。

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要坚持用真理武装头脑,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经常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不断掸去思想上的灰尘,坚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做斗争。要时刻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不争名揽功,淡泊名利,安心做“幕后英雄”。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党员干部惟有涵养初心和使命,才能忠心爱民、始终为民,才能目标远大、奋勇当先,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津市市纪委监委  周明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