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方能远离“悬崖”
近日,谍战影片《悬崖之上》正在各大影院热映,该片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矢志不渝的信仰和坚韧不屈的精神,给身处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上了生动的一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筚路蓝缕、自力更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精神促进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长期处于和平发展环境下,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麻痹大意、精神懈怠的心态,褪掉了本色、遗忘了初心,站到了人生道路的悬崖之上。
影片中的谢子荣本是我党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但在面对死亡威胁时,选择了妥协,背叛了自己的信仰,最终成为了敌特务机关的帮凶。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虽然远离战火硝烟之困,但隐藏的“糖衣炮弹”却层出不穷。一条香烟、一张购物卡、一份“土特产”可能就是叩开党员干部信仰之门的利器。截至5月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今年共通报曝光270起“四风”典型案例,高压态势之下,少数党员干部仍顶风作案、不知收敛。因而,学习党史、从革命先辈的历史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十分必要。
重拾艰苦奋斗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要在干事创业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更应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风气和榜样,自觉同腐化堕落的生活习气做斗争,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精神生活品质。
重树务实担当精神。当前,极少数基层干部奉行“领导没看见的工作,做了也是白做”的政绩观,工作上讲价钱、搞变通,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在作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刹“四风”,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整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上,以上率下狠抓落实,切实为基层减负,但也必须看到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时警醒,把务实担当的精神竖起来。
重温执政为民情怀。日前,云南播出的廉政警示教育片《政治“毒瘤”之殇》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片剖析了昆明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党委书记、所长陈波恃权自傲的经过,他把自己当“土皇帝”,把干警当“随从”,大搞特权主义,最终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只有扎根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不断涵养为民情怀,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远离“悬崖”的“特权”。(澧县火连坡镇 段威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