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了钱却失了德
近日,一条名为《利益至上,她赚了不该赚的钱》的短视频刷爆了朋友圈,一件发生在杭州的贪腐案件引发社会热议。视频的主角李文忠身为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土地储备中心原工作人员,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非法获利人民币1700余万元,2020年2月5日被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在“大老虎”不断落马的时代,“小苍蝇”也纷纷显形,显示了党中央“老虎苍蝇”一块打的决心,同时也警醒着共产党人要不断修炼“三德”,筑牢拒腐拒变的思想关。
常明大德,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视频中的李文忠声泪俱下的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悔恨,从她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从体面的国家干部到锒铛入狱的犯人,仅仅只是因为思想上出现了一瞬间的偏差。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是为上策。这里就不得不再次强调,明大德的重要性。明大德就是要遵守国家纪律,党的规章制度,这不仅规定了我们不能干什么,还规定了我们必须干什么。不该干的干了,那是违纪;应该干的没干,这是失职。然而我们有些干部对于政治学习总是有各种不理解,认为“读一读警示案例”就是做样子,“做一做相互批评”就是走过场。可以断定的是李文忠一定是其中之一,平时的走马观花最终反噬,脆弱不堪的意志无法抵挡住花言巧语的狂轰滥炸,无法抵挡住贪欲的掌控,于是在一声一声的“李科长”的呼唤中迷失方向,泯灭了心灯,滑向了贪腐的深渊。她的案例告诉了我们: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一旦思想政治上不够严明,就可能成为被“围猎”的对象。
常守公德,才能“心底无私天地宽”。李文忠违反土地管理法规,竞拍土地后转让牟利,实际上也是宗旨意识淡薄的表现。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关于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有人归纳出三种关系:一是“油和水”的关系。有些党员干部看似和群众打成一片,走村入户比谁都勤快,但一问到居民的诉求是什么?为居民做了哪些实事,就支支吾吾语焉不详。身虽至,心却未到,浮于表面;第二种是“蛙和水”的关系,民主评议、领导考察的时候做群众的“知心人”,鞍前马后不亦乐乎;为民办实事的时候变脸成“官老爷”,门难进脸难看,习惯做“双面人”,没有真正立下公仆志;第三种是“鱼和水”的关系,比如我们的扶贫英雄王新法,不仅与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呼吸,还筹资开山修路,走村入户送“致富经”,既扶贫又扶智,用生命开凿出了发财路、幸福路,把居民当做自家人、心里人。王新法同志牺牲后,当地居民无不动容,无不悲痛,声声泪下令人动容,“鱼和水”真正的交融在一起。守住了公德,就是守住了奉献精神,强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那么违法乱纪的私欲就会消弭于无形。
常严私德,才能“岿然不动观沧海”。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一个人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私德不是小事,它表现为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腐败就是私德败坏的表现。回顾过往落马的公职人员,大多有着“贫苦的童年”“不断奋斗的青年”“处于巅峰的中年”,分不清“票子”“面子”“帽子”之间的关系,奉行财富、权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因此落得一个“悲惨的晚年”。党员干部要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经常“三省吾身”,剪一剪歪枝病叶、扫一扫心理卫生、清一清灵魂浊气,彻底去除掉里里外外的斑斑点点、疙疙瘩瘩。
李文忠正是没能守住三种品德,才打破了原本平凡却安稳的生活,成为了人民的罪人。回顾历史兴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究其原因,恰恰在于,大德不明,功成名就时就不再志存高远;公德不明,权力在手就不再勤政爱民;私德不明,成就伟业后就不再心存敬畏。全体党员干部须不分职位高低,守好三种品德,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做到冰心玉壶,政治清明。(石门县永兴街道纪工委 李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