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纪检人手记 >详细内容

纪检人手记

履职故事 | 举报老师有偿补课的人竟然“翻供”了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号:

“M学校的K老师硬要屋里的伢儿(常德方言,孩子的意思)补课,还交了1500元的补课费。”鼎城区纪委派驻区教育局纪检组刚刚挂牌成立不久,就接到了L家长的实名举报。

早在纪检组成立之前,就听说教育系统线长面广、队伍庞大、情况复杂,这不,刚刚派驻不久,就要进入实战状态。纪检组的三名同志都是纪检新兵,对于办理信访举报没有经验,经过我们集体会商,决定先从举报人入手。

我们开始拨打举报人的电话。第一次无人接听,第二次还是无人接听。第三次,终于有人接了。“你好,请问你是L家长吗,我们是驻区教育局纪检组。你反映M学校教师有偿补课的问题……”“我没打这个电话啊,是别人拿我的手机打的,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然后电话便挂了。我们一下懵了。

既然家长不配合,那就从学校查起。我们找到M学校分管政工的副校长,请他提供全校班级学生花名册及家长联系电话。很快,花名册就到了纪检组办公室。

我们随机拨打了部分学生家长的电话,得到的反馈惊人的一致:“我的孩子没有补过课,我也没有交过补课费,老师也从没有推荐过培训学校。”

挂掉电话,我疑惑了。是举报人恶作剧还是家长们怕得罪老师不敢说?既然家长都不举报了,我们还查不查?现在似乎可以将信访件了结了,可这件事情疑点很多,草草结案,万一真有违规补课的现象,我们失职不说,学生和家长还将继续受违规补课之害。想到这里,我重振精神,召集全组开案情分析会,对取证难的问题,再次转变方式,由“强攻”改为“智取”,决定周六直赴城区某培训学校。

周六早上八点应该是培训学校的上课时间,我们早早地来到该培训学校的门口,仔细观察。平常这个时候,照说学校门口早就门庭若市了,但今天却格外的安静。仔细一看学校大门紧锁。看来还是我们估计不足,扑了个空。

正当我们懊恼之际,组里老徐突然提出:“我刚才在院子里停车的时候,看见有几个学生骑着单车进去,可能是来补课的。”

“去看看。”我们走过去,看见楼梯口停着几辆单车。我们小心翼翼的上楼,来来回回走了几趟,最后锁定四楼的一个房间。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位教师模样的女同志。我们走进门去,发现两个狭小的房间挤满了学生。看到这阵仗,我们都被吓了一跳。经过清点,共有二十余名学生在这里补课。

询问后我们了解到,该名女同志是城区另一所学校D学校的老师。我们当即严肃地指出了该名老师的问题,要求立即解散学生,本人等待严肃处理。

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行三人不禁唏嘘,今天原本是奔着M学校的问题去,结果却“歪打正着”,查出了D学校老师违规补课的问题。我们讨论后认为,这样的“歪打正着”恰恰说明了存在违规补课的学校并不是个案。

于是第二天,我们对于家长举报的M学校问题,立即采取了函询的方式,由被举报的学校进行自清自查。最终发现,M学校共有220名学生参加了社会培训机构补习,培训费为每生每期1500元。据说参加补习是学生和家长与培训机构的自愿行为,但其中有多少是自愿,有多少是“被自愿”难以澄清。我们对该学校校长进行了提醒谈话。

而对于之前查实的D学校组织补课的问题,我们对参与补课的老师进行了诫勉谈话,要求解散培训班,并予以全区通报批评,对D校校长进行了提醒谈话。

通过这次不同寻常的暗访,我们更深刻体会到,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驻区教育局纪检组就是这条路上纪律规矩的引领者和监督者,肩上的责任重大,同时,工作中要多动脑子,看问题要由表及里,搞调查要去伪存真,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切实发挥好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鼎城区纪委监委驻区教育局纪检监察组  黄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