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纪检人手记 >详细内容

纪检人手记

转隶日记 | 小事不小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你好,你们这里是市纪委吗?我要向你们反映一个问题。”一名老人家站在门口问道。

“是的,您请进,先坐下,您慢慢讲。”我顺势给他端上一杯水。

我拿着来访者的材料边看边听他的叙述:“我主要是反映我们村支书私吞修建铁路时耕地补偿款、村路灯建设虚报资金、私自买卖土地收取好处费等问题,具体每一笔账目材料里清清楚楚列举出来了……”

看着他的举报信列举的一项项资金的清单,铁路建设涉及两个小组的水改旱资金总共15.7万(20多亩),路灯每个差价10块到20块不等,地皮好处费2000元……我心里起了疑问,这么清楚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很好的协商解决呢?

我当即回复:“您反映的情况是我们受理的范围,但要给您解释一下,根据我们纪委的属地和级别管理权限相关规定,您反映的村支书的问题我们会转至县纪委处理。您是实名举报,请把电话留在举报信上,我们的调查人员在调查之前会和您取得联系,希望您客观公正的反映具体情况…… ”

望着老人家离去的背影,我思索着:事情虽小,可那是对我们基层党组织中部分同志的不信任啊!

随后,我电话联系县纪委信访室,并强调要与举报人做到事前联系、把问题了解清楚,事中沟通、多听群众的心声,事后回复、给举报人明确的结果。经调查,其反映的相关问题部分属实,街道纪工委于2018年6月12日对该村书记和会计予以立案审查,并于6月21日与举报人进行了当面答复,得到举报人的肯定。

一转眼,转隶到市纪委市监委,并在信访战线担任“新兵”已半年了。转隶前,我曾经认为只需继续学好法律知识、运用好法律思维就行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尤其是中央、省委两级巡视组的工作展开以后,我对“群众利益无小事”有了根本性的认识。

以前在检察院,接触和办理的更多都是刑事案件,关乎当事人的生命与财产、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用法律武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守护的是法律底线。

而如今在市纪委信访室,接触的大都是轻微违纪案件的举报:工作日饮酒、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赈酒、农村干部扶贫中优亲厚友、克扣各种补贴……

作为一名转隶干部,工作刚开始,我还真不太明白群众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精力举报这些“芝麻小事”,感觉有些明显就是一点邻里纠纷,有些就是没事找事、专门揪别人“小辫子”,心里有些不理解。随着工作的开展,越来越明白“小问题”如果不处理,就会积沙成塔,带给群众的是失望,影响的是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同时对干部本人也是一种伤害。

古语云,“上医善治未病”。把纪律挺在前面,是挺在法律前面,“抓早抓小”为的就是让犯错误的同志能够及时醒悟,从悬崖边缘把他们拉回来,这也是我党“治病救人”的根本出发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点滴“小事”的腐化侵蚀下,我们很多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严要求,没有得到及时的提醒,才导致他们走向腐败的深渊。

随着工作的深入,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变,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好党纪党规,才能依法履职尽责,才能做好纪律制度的执行者,才能做好党内政治生态的守护者。转隶变的是身份和岗位,不变的是责任和担当。自己唯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在思想上、业务上、工作方式上深度融合,更好地为纪检监察工作履职尽责。(常德市纪委信访室 尹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