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 伯父撤销了危房改造申请
“彭书记,我的危房改造已经完工,财政补贴有28500块呢。可你为了我,竟得罪了你的伯父……”
今年五一劳动节清晨,还躺在床上休息的我就被一阵电话声叫醒,电话里传来城头山镇翊武村19组村民陈海龙嘶哑而激动的声音。
挂了电话,我一阵欣慰:这个患难之家终于不为下雨天发愁了。尽管我已经调离城头山镇快一年,但陈海龙总把我当亲人,有什么高兴事困难事乐于跟我唠叨几句。
2008年,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乡镇工作。几年后,调至老家城头山镇担任副镇长。去年6月,担任澧澹街道纪工委书记。陈海龙是我在城头山镇工作时帮扶的一个贫困户。早在10多年前,他患上了鼻咽癌。做过一次手术,虽说保住了命,但失去了劳动能力,还欠了一屁股债,后续还要继续吃药治疗,妻子也改嫁他乡。坚强的陈海龙带着幼小的儿子与年迈的父母相依为命。
这些年,党的政策好,陈海龙每个季度能有1100多块钱的特困补贴。每年的治疗费用报销后,再自负一点。帮扶的这几年中,除了找爱心人士资助他儿子读书外,我还利用周末时间,尽可能为这个困难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出钱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尽管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拮据,但陈海龙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逢人便说:“感谢习主席,感谢党的好政策。否则,自己早就不在人世了,儿子更不可能有大学读呢。”
今年初,一年一度的危房改造申请启动了。对着村里张贴的政策宣传单,陈海龙虽然认为自己是符合条件的,但想到这些年镇村两级给予自己的帮助实在是太多太多,他便放弃了这次申报。
2月底的一天,我接到翊武村村支部书记的电话。他说:“彭书记,你伯父找到我,想申请危房改造,并一再说是你的伯父。我想了想,还是要把这个事告知你一下。”
“黄支书,他是我的伯父,但他的危房改造申请不能批。我伯父的条件比较困难,但比他困难就没有了吗?同村的陈海龙的条件不是更差吗?”电话里,我毫不含糊。
我小的时候,父母亲在县城上班。伯父视我如己出,经常给我做饭,送我上学。如今,伯父已年过6旬,去年还发生了一场车祸,身体大不如前。尽管曾在老家任职几年,陈海龙与伯父家相距不到一公里,但更多时候我都在围绕陈海龙家里转。
“作为纪检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不合政策的事绝对不能办!况且,陈海龙的条件更差,他那房子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的,去年屋顶就开始漏雨了,是名副其实的危房啊。”当晚,我回到家和父亲说了这件事情。父亲是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
3月4日,正值周末,我和父亲一道驱车来到伯父家,动员他撤销危房改造申请。伯父开始很不理解:“你这是六亲不认,胳膊肘往外拐。”我和父亲始终赔着笑脸:“您有什么困难,我们一定掏腰包支持。陈海龙的情况您也清楚,家里太穷了,这次危房改造对他来说是个好机会……”伯父本就是个重情义讲道理的人,见我们这么说了,当即打电话给村支书撤销了申请。我和父亲又赶紧来到陈海龙家,要他不要有顾虑,尽快申请危房改造。接下来,群众评议、资格审查、张榜公示、组织施工等一路顺利。
如今,陈海龙一家人住在宽敞明亮的屋子里生活。作为纪检干部,我的心犹如他翻修一新的房子一样,也愈发宽敞明亮。(澧县澧澹街道纪工委 彭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