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纪检人手记 >详细内容

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 | 微信群里面的暖心事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下午5点半,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社区干部三三两两的下班回家,社区办事大楼也冷清了下来,社区总支书记徐常乐将手机放在办公桌边,便拿起扫帚打扫卫生。

“咻、咻、咻……”手机微信的消息提示音不停地响着,徐常乐把扫帚放在靠墙的位置,拿起手机一看,晓岛社区“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有几十条信息未查看,徐常乐点开微信群,扒拉着翻到最上面,一条“杨唯香老人不知道什么原因坐在家门外巷子内嚎啕大哭,让人看着很是心酸,希望社区干部来管一管”的消息立马映入眼帘。

“喂,老周,你现在立即叫上郭岱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好的,书记,我们马上到”。社区副站长周庆铮、工作人员郭岱一边往书记办公室赶,一边小声交流道“书记这个点喊我们过去会不会是上级下发了什么重要指示?”,带着疑问,两人来到了书记办公室。

“你们两个陪我到柏园小区5排5号去一趟”,两人还没来得及回答说“好”,徐常乐半个身子已经走出了办公室。三人一路小跑来到了目的地,只见一群人围着一名老妇在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徐常乐一个箭步冲到了老妇身边,“杨奶奶,你好啊,怎么一个人坐在这里哭呢?”,旁边的群众补充道“杨奶奶本来是到巷子里晒太阳的,刚准备回去吃饭时,因心血管有毛病,加上腿脚不便,左一挪右一挪,就是挪不回去,无助之下急哭的”。此时,周庆铮和郭岱互相对视了一眼,“哦,原来是这个事情”。

只见徐常乐半蹲在老人身边安慰道:“杨奶奶!你放心,社区就是您的家,我们一定会管您的,您先听一下劝,让我们抬您回家,把肚子先填饱了再说……”边哄边劝的把老人家送了回去,并给老人和其身患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的儿子买好了盒饭,叮嘱邻居帮忙照看。

一顿忙活,夜幕已深。徐常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中,一进门就躺在了沙发上,吃晚饭也只是扒了几口,在床上辗转反侧N个回合后才睡着。

第二天清早,徐常乐急招单位班子成员就“杨唯香老人”事件开会研究。“我认为我们社区应该重视杨唯香老人家里的实际情况,在征得其家庭成员的同意后,由社区进行上报,争取将杨唯香母子送往福利院予以照顾。” 徐常乐第一个发表了意见,其他班子成员对这种为百姓设身处地、排忧解虑的做法纷纷举手表示赞同。

“喂,你好,是钱正萍吗?我们社区……”散会后,徐常乐立马拨通了杨唯香老人女儿的电话。不久,街道负责人的手机也响了,电话那头传来徐常乐的声音:“领导,向您汇报个事情……”。

几天后,徐常乐等社区工作人员与钱正萍一道出现在河洑镇爱心福利院,“你觉得这个地方的条件怎么样?”“这里的软硬件设施都非常好,费用也比较实惠,我母亲和弟弟在这里生活再合适不过了”,钱正萍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事情处理完,徐常乐倍感轻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着了地。社区居民纷纷在社区“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中给社区干部点赞。

据了解,社区“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由该区纪委发动村、社区成立,旨在将“互联网+监督”工作向基层纵深领域全面延伸,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该微信群的稳步发展,群众与干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事小事群内必有动静,社区“清风连心桥”微信监督群俨然成为了正能量的传播器,有人说“清风连心桥”是塑清风、连百心,更是传爱心。(武陵区纪委监委 戴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