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纪检人手记 >详细内容

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 | 被村里取走的1050元补助款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同志,你们这次帮了我大忙了啊!”5月22日上午,一位老人家一进门就忙不迭地对我说感谢。

咦,这不是谭伯伯吗,我赶紧把他迎进办公室。

“您的问题解决了吧,上周王家厂镇的施书记就给我反馈了。”看他一脸喜滋滋,我也替他高兴。

“是啊,都是你们纪委的功劳,非常感谢!”老人家很激动。

“我本来以为能拿回1050元就不错了,没想到你们帮我要回了3850元,现在党的政策好,党的工作人员也尽职尽责,我们老百姓心里暖洋洋的。”

事情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同志,我要反映个问题,村里的会计把我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款取走了,一直都没给我……”4月23日,信访室迎来了一位老人。

“老人家,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您给我们详细说说?”我边说边交待同事易继红做好记录。

老人觉得有指望了,眼泪哗就流了出来,颤颤巍巍地拿出自己的存折本,指着2016年一笔1050元的取款记录给我们看。

“就是这笔钱。”

“老人家,坐……坐……,慢慢讲,有理在我们这里说得清。”工作人员郭威一边倒茶,一边安慰道。

喝了口茶,他才慢慢道出原委。

老人叫谭大生,是澧县王家厂镇长乐村人,因常年在外务工,所以一直没有拿到打卡发放补助的本子,直到2016年回家办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款才找村干部要回存折本。村会计将存折本交给他时就讲,村里已经取走了1050元,以后会补给他。但两年过去了,老人至今也没有消息。

“您确定被取走的是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吗?”

“我不知道,反正是我'一卡折'上的钱,有哪些补助我也不清楚。”

看来他常年在外,对于补助信息不了解。但不管是哪项补助,村集体私自取走个人补助款,这是典型违纪行为。得到基本信息后,我们马上转办王家厂镇纪委。

“谭伯伯,您把手机号码留下,等着调查人员和您联系,我们会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您的问题,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老人为表示感谢,特意给办公室工作人员每人买了一瓶饮料,在我们的再三推辞下,他才收回了饮料。

老人的反映是不是真实?村里到底取没取他的补助?在经过详尽的调查核实后,我们得到了答案。

因不知道具体被取走的是什么补助款,调查组采用了大面撒网的“笨方式”,对谭大生2005年以来享受的补助查了个遍,发现被领取的并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而是粮补。

调查发现,被村里取走的钱款比老人知道的还多,2005年至2015年期间谭大生的粮补3870元被村里分两次取出了3850元,并在村里做集体收入入了账。因期间村里统一换了新存折,所以有一笔取款记录并未显示,村里也没有告诉老人。

调查核实后,镇纪委对相关责任人予以立案审查,并责令全额退回谭大生应得的粮补。

5月22日,谭大生早早赶到王家厂镇,在镇纪委书记施娟的帮助下拿到了失而复得的3850元粮补,又兴冲冲从镇里赶到县纪委信访室表示感谢,这才出现了开头一幕。

谭大生的钱款要回了,这件信访也就了结了。但我心里却一直记挂着几个问题:谭大生的粮补怎么就变成了村里的集体收入?村里取的谭大生的钱到底在村级入账没有?什么时候入的账,村里还有没有类似情况?我又拿起电话,对心里的疑问和施娟进行了沟通,直到所有的疑惑一一得到解答,我才彻底放心。

作为信访人,群众再小的事,对他们来说都是大事,我们只有发现问题后,及时予以纠正解决,并对类似的问题举一反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才能减少信访越级上行,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肯定。(澧县纪委 毕冬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