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纪检人手记 >详细内容

纪检人手记

纪检人手记 | 一位基层纪检员的为民情怀

来源:市纪委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彭树庭,今年64岁,四新岗镇毛花界村人,1972年,他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走上村级组织领导工作岗位,直到2005年卸职,任村纪检监督员。我有幸与他相识,是2016年4月份,因为毛花界村是省级贫困村,我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名义驻进了该村。一年多时间里,彭树庭的名子和他的感人事迹时不时地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脑海振荡,也时不时地鞭策、激励、鼓舞我前行。在我心中,彭树庭是战斗在农村第一线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彭树庭养育两女,大女儿招赘,小女儿出嫁。大女儿在广州务工,分别在临澧县城、广州两地置办了房产;小女儿在上海务工,已安家上海。在毛花界村群众的眼中,彭树庭的家庭属于上等户,生活条件非常优异。他完全可以随女儿进城享受天伦之乐,两个女儿也都有这样的想法和要求,但他却固执地选择留在了乡下,同老伴相扶相携。他认为乡下更适合他,因为他还有梦想和追求,所以他愿意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嵌在属于他的生活里。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驻村的第一天,同村干部们谈起村里的人和事,就有村干部郑重地向我介绍了彭树庭,讲述了他带领本组村民修路、修堰、修桥的故事。两天后,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会,在听取党员发言时,一个个头不高、身体精瘦、精神矍铄的老人的讲话让我为之一振,他主要讲了增强村级组织战斗力、水利道路电力建设、群众脱贫致富、杨树田复耕等问题,言语简捷,条理清晰,表述有据,情真意切。他就是彭树庭,为此,我毫不怀疑地认同了两天前村干部对他的说法。
  后来,在走访农户时,谈起彭树庭,群众对他多有赞誉。“本身过得硬,不违反纪律规定,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敢抓敢管”,2012年他牵头,组里农户集资近2万元,并无偿投劳,改扩建下湾大堰,水面由6亩左右增加到了10多亩,蓄水增加了4培,解决了100多亩农田的灌溉问题。2014年,他牵头,组里农户集资17.2万元,村级投资15万元,争取部门支持资金6万元,水泥硬化组级道路1532m。2016年,他牵头,争取部门支持资金7万元,水泥硬化组级道路断头路2处、440m;在县农开办实施对下湾大堰堤坝浆砌改造工程期间,他牵头,组里农户集资1.7万多元,用于下湾大堰清障、取土并改造与草堰组交界地段堤坝1处、机耕道100多米。就这几年,他牵头筹措用于组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4万多元,没有发现1起违纪行为,对有人想挪用工程款的及时制止,有效规避了廉政风险,但他在2005年卸任村干部时(当时他是村会计),村里欠款1.3万多元至今还在帐上。                                             

驻村帮扶工作其实是很难的,虽然群众的要求并不高,但压力却很大。很多时候,在不知所措时,就会有一种力量向我袭来,这股力量就是来自于彭树庭式的真正共产党人的追求与探索。他们虽然平凡,但却体现了一位老党员的为民情怀、他们的精神嵌在人民群众之中,坚定而真实。  ( 临澧县农机局纪检组 孔令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