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 | 扎根基层 勿忘初心
我是一名河南人,2017年研究生毕业,抱着服务基层的决心,荣幸成为湖南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被组织部分配到常德市安乡县三岔河镇,深受镇党委和政府重视,任职纪检专干兼扶贫专干,工作已经两月有余,回忆起这两个月,乃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初来乍到,一切皆是陌生的面孔。顶着省委组织选调生、211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荣耀光环,来到乡镇,既有做一番大事的豪情万丈,也有人生地不熟的陌生惶恐。曾记得,纪检监察事业在我童年记忆力格外神圣,既打“老虎”,又拍“苍蝇”,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执纪,令贪腐望而生畏,捍卫党风,提倡廉政,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
初到镇纪委,镇纪委余有才书记,先给我拿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和《湖南省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十不准”》等纪检材料给我熟悉,由于我的专业和纪检监察并不符合,余书记亲切的告诉我,“把纪检的专业知识进行熟知和理解,再去纪检监察报、湖南日报、红网等报纸网站去看纪检类的宣传文章”,而后又给我一些镇纪委的办案材料。通过对纪检监察知识的突击学习,我对纪委工作有了初步认识。循序渐进的学习,我开始做余书记交代的纪检宣传工作,在余书记的指导下,我成功的在《廉洁常德》廉政时评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但我深知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任重而道远。
而后又我参加了安乡县纪委组织的纪检监察干部涵德强能培训班,市纪委领导讲授纪委办案精彩案例,第一次系统的学会了怎么做好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作为一名新进乡镇纪检专干,我深知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去学习,有太多的经验要向镇纪委老同志请教,还要及时做好与县级纪委的沟通协调工作。
曾记得某天,在镇纪委办公室,一个70多岁的老大爷,向余书记举报村里某位村干部,怒发冲冠,慷慨激昂,“我70多岁了,我死都不怕,我什么都不怕……”,我立马给他端过去一杯热茶,他接过茶之后,情绪缓和了些许,开始给余书记诉说情况,余书记做了仔细的记录,在老大爷临走之前,余书记说“我们很快就会安排去了解情况,随时给您沟通,请您放心”。一个在他们看来司空见惯的上访举报事件,在我看来意义非凡,初出校园大门,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真事,发生在我的眼前,我从余书记身上学会了怎么处理此类案件,遇事既要凛然正气,又要心平气和,不乱阵脚。
两个月过去了,我深知自己在乡镇基层做好纪检监察工作还面临诸多问题,要克服语言障碍,要深化专业知识学习,要贴近人民群众;两
个月过去了,我深知来乡镇工作要放下名校、研究生的光环,既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又要不失一名纪检专干应有的原则;两个月过去了,我深知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善于倾听,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把大学时期学习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基层贯彻到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好基层纪检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安乡县三岔河镇纪委 刘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