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机关党建 模范机关建设>详细内容

机关党建 模范机关建设

市纪委监委月月讲堂第十二讲开讲 省纪委常委黄立峰授课

来源:常德市纪委监委宣传部 作者:刘建佳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纪委监委不是单纯的办案机构,监督是其首要职责基本职责,必须旗帜鲜明地把监督挺在前面。”在12月21日举行的常德市纪委监委“两学一做”月月讲堂第十二讲上,省纪委常委黄立峰应邀为纪检监察干部们讲授了一场生动的业务课。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罗翠林主持学习活动。

月月讲堂现场

黄立峰授课

罗翠林主持学习活动

课堂上,黄立峰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从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核心任务、重点对象以及如何开展好监督工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解读。

一要领悟监督的重要性,自觉地把监督挺在前面。为什么要把监督挺在前面?可以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来找到这个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形成对干部的严格约束,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监督是纪委监委的首要职责基本职责,必须旗帜鲜明地把监督挺在前面,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通过强化监督,实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防止干部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的积极性。

二要掌握监督的要义,确保监督工作不跑偏。监督的核心任务是“两个维护”,这是我们必须自觉承担的特殊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要自觉地把“两个维护”落实到监督检查的点滴之中。监督的重点是关键少数,要善于牵住“牛鼻子”,重点盯住领导班子,盯住主要负责人,盯住各级“一把手”,盯住掌握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领导干部,盯住权力集中、资源富集、资金密集的领导、领域和岗位。开展监督检查要精准,以党章和监察法为根本遵循,严格落实中央、省委精神,不折不扣、不偏不倚、实事求是地去执行,不要层层加码,不要走偏,决不能因为事业的正义性忽视手段的正当性。

三要拓展监督方式,真正把监督落到实处。做好日常的监督工作,我们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和方法,必须要体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理念,把监督寓于对干部的关心、爱护和管理之中,要让大家真正地体会到,严管就是厚爱,要自觉接受监督。日常监督的方式主要有十种:一是建立和运用好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形成所联系单位和地区的年度政治生态专报;二是专项检查;三是情况通报;四是谈话函询;五是廉政谈话;六是督促巡视巡察整改;七是参会监督;八是宣传和警示教育;九是主体责任检查考核;十是“互联网+监督”。

黄立峰最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怎样做好监督这篇文章,做一个合格的答卷人,还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就如何学习贯彻好授课内容,提升履职水平,罗翠林强调,要牢牢抓住监督这个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旗帜鲜明把监督挺在前面,不断完善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切实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力,增强监督能力,不断扎牢织密监督之网。要明确监督任务,找准监督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监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关键少数”这个重点,以“关键少数”带动大多数。要积极探索创新,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熟练掌握和运用10种日常监督方式,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在日常监督上探索一批创新举措,形成一批特色亮点。

省纪委监委有关纪检监察室负责同志,市纪委监委、巡察办全体干部职工,各区县(市)纪委、“六区”纪委(纪工委)书记参加学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