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风清若一枝竹
“廉者,政之本也”去贪存廉、去私存公,是为政者应该恪守的本分与底线。为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提供方向指引,全面推进清廉建设,就要厚植廉洁文化土壤,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心修身,守住为政之本。
清廉,自古以来为人传诵。清朝郑板桥曾立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赚得“官风清若一枝竹,囊空如洗两袖寒”身后名的清风长存。古朴如是,代代相传,已化作不朽的精神,撑起了民族的脊梁。
为官之德在于清廉。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廉洁自律、公私分明体现的是党性修养。“看见木麻黄,想起谷文昌”,谷文昌为东山留下千千万万的木麻黄,却从不添置木质家具,不沾公家一寸木材。“导弹司令”杨业功就任旅长时,下属因其爱好书法而送予他一些优质宣纸,没想到被杨业功一口回绝:“共产党员的党性,绝不能在一张宣纸上失守。”如此坚定铿锵之言,尽显其拒贿守廉之志。一丝一粒不贪求、一厘一毫不妄取,他们的清节操守为后人立起了标杆。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遇到的诱惑和考验很多。有的痴迷收藏字画、有的热衷贵族运动、有的沉迷于高档名酒……许多领导干部被别有用心的人投其所好,导致清廉失守,身陷囹圄。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党员干部要注重涵养朴素之风,管住自己的欲望,保持勤俭的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苟取、不贪占,才能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行廉以全其真,守清以保其身。新时代党员干部,当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一点一滴中锤炼拒腐定力。经常自我审视和纠偏,坚持“俸薪之外无所取”,做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好干部,不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