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政绩观”深陷“错位”迷宫
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对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查。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也依规依纪依法对暴雨灾害中涉嫌违纪违法的89名公职人员进行严肃问责。(1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一场暴雨灾害,竟造成150个县(市)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报告查明,郑州市委、市政府在灾难面前没有充分发挥统一领导作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郑州的暴雨灾害再次印证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可小觑,他们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本位主义、保护主义的“代言人”,折射的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权力观扭曲,归根结底是思想“总开关”出了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从根源上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现实中,“虚”字当头、“空”字挂帅仍时不时出现,有的场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办事不尊重客观规律,急功近利,求“绩”不求实。有少数领导甚至不惜代价“剑走偏锋”,热衷“短平快”,基层调研安排“经典线路”,搞锦上添花,往政绩材料里注水……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极个别领导干部对“八字真言”笃信不疑,面对纪检监察机关执纪调查,也是我行我素,玩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鬼把戏,甚至于肆意曲解党中央的各项政策规定,用“乱作为”堂而皇之地取代了“不作为”,把“集体研究”作为违纪违规的挡箭牌,瞒天过海,逃避惩处。殊不知,此举无异于掩耳盗铃,终将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切勿过度追逐政绩,必须脚踏实地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可急功近利。若为了头上一顶“乌纱帽”,一味“粉饰太平”,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这种错位“政绩观”只能换来人民群众无休止的唾骂。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领导干部要矢志不渝加强党性修养,拧紧思想“总开关”,俯下身子办实事,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用实实在在的“干货”赢得百姓的认可。其次,决策要具有科学性,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巧干”,又要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决不能希望于一蹴而就,否则就是寅吃卯粮,不负责任,到头来欲速则不达。当然,从上而下,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也是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有力杀手锏。
“政声人去后,百姓闲谈中”。实事求是是检验党员干部政绩的“试金石”,身为党员干部必须涵养“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用自身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安全感。(澧县纪委监委 万传文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