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纠正跑偏的“应考”观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又至年末岁尾,年终检查考核又或成为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的“重头戏”。有基层干部反映,他们现在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收集整理迎接检查的各种台账资料,正在对照上级各部门工作检查考核细则,找资料、建台账。不仅周末连轴转,平日里,加班至深夜也是司空见惯了。

不可否认,作为量化成绩、查缺补漏、改进工作、理清思路的重要工作手段,各项工作检查考核对于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工作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检查考核却背离了初衷,变了味,走了形。有的检查考核指标过细过繁,事无巨细、条条皆查,甚至不加以区分地“一刀切”;有的以检查台账代替检查工作,仅仅根据台账资料是否详实美观,并按此进行排名;还有的检查考核内容该精简的不精简,能合并的不合并,省里检了市里检,市里检了县里检,相同的工作反复进行着,有刷“存在感”之嫌等等。

揆诸现实,类似上述这种名为推动工作,实际上已沦为形式主义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有的地方过多过滥的监督检查,材料要得又多又急,完全不给基层准备时间;有的地方走马观花,只草草开个座谈会,听听汇报、看看材料了事;有的只听取领导干部意见,很少深入群众了解实情。更有甚者,有的为确保上级领导下乡调研“顺利”,事先安排好线路,精心找好地点;更可笑的是,一项常规的值班制度检查,也要相关人员“拍照”为证……这些,助长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风气,让基层治理面临“脱实向虚”的危险,最终损害的是群众的根本利益,伤害的是大家干一番事业的进取心。

要让工作检查考核回归本来面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念不动摇,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确保真检实考;同时,要科学制定考核指标,根据不同单位工作性质、职能特点,有针对性制定与之匹配、有效管用的指标,取消可有可无的、合并交叉重叠的,防止过多过滥,最大程度减少基层考核负担。

当然更为重要的,作为基层单位“应考”者,必须纠正跑偏的“应考”观,撇弃那种年终“数字政绩”“官出数字”的“应考”心态,认真做事,把功夫干在平时,把精力用在平时,一切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实实在在的干货和扎扎实实的成绩来应对年终大考,理直气壮。不要等到年终检查时,如临大敌,靠着吹吹拍拍、曲意逢迎来赢得“印象分”,靠精致的台账掩盖“不暇”之处,靠临时打谋的“面子工程”应付了事。这样到头来,既害了百姓,也会殃及自己。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只有最好的工作成绩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夸奖。唯如此,才能不愧人民,不负来着,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澧县纪委监委 万传文 成啸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