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必须真枪实弹
9月11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严查索拿卡要利益输送等问题”为题报道了湖南省6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引发人们广泛关注。
当然,刷新人们“认知”程度的,要数常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石门县委原书记谭本仲了,他在担任石门县委书记期间,对工程建设项目私相授受、肆意插手。2015年至2020年,石门县启动的30余个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谭本仲直接打招呼指定承建方的项目就有22个,占比近七成。
这些年来,损害营商环境的报道可谓一茬接一茬,有的是多次违规为其亲属承揽工程谋取利益,违规干预插手建设工程项目承发包,为他人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打招呼;有的是帮助多人通过借用他人公司资质的方式中标某工程相应标段,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些案例,可谓“各领风骚”,独树一帜,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如果忧而不优,为官一方的领导,轻者摆出一幅“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的八卦阵,重者乱作为,当畔脚石,甚至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入干股,受贿赂,插手工程,权钱交易,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良好的运行法则,一些良好的项目和高端企业就会“敬”而远之,与地方发展失之交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强调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建立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各地也在不断积极探索,在重点领域出实招,亮真招,也取得一些成效。但一下子根治还恐怕不行,必须多措并举,真枪实弹。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简政放权。对一些政务服务事项要按照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下放审批权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限时制和容错制,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企业“宾至如归”。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少数”是关键因素,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本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为民宗旨,坦坦荡荡为企业着想,用心用情,积极作为,敢啃硬骨头,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国内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优化营商环境愈显重要。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做到营商环境涉及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就护航在哪里。对那些服务企业中不作为慢作为甚至索拿卡要和插手项目工程等影响营商环境的党员干部,必须下猛药,重典治疴,最大限度地抑制和消除这些破坏营商环境的腐败“存量”,努力让营商环境风朗气清,让好政策惠及万千市场主体,共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澧县纪委监委 万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