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月圆人团圆 绷紧廉洁弦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纪更严。”又是一年中秋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月圆人圆欢乐时,时刻勿忘纪律高压线,绷紧廉洁弦。

绷紧廉洁弦,要严于律“己”。“洁不洁,看过节;廉不廉,看过年。”廉洁过中秋本应是领导干部的“标配”。历史上,羊续“悬鱼拒贿”、包拯“不持一砚归”;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自律自畏,廉洁自好,不受人家私下谒见,留下“清白吏子孙”的美誉,等等。党员干部当效之而行,心存敬畏,慎始慎微,管好“手足口”,不伸“意思意思”手、不迈“瓜田李下”足、不张“不以为然”口,以“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的坚定,干干净净过节,从而“赢得梦魂安”。否则,放任自己抽几条烟、喝几瓶酒、吃几餐饭,易成被苍蝇叮咬的“有缝蛋”,久而久之,蚁穴溃堤、折戟沉沙,最后成千夫所指的“臭鸡蛋”“寡鸡蛋”,追悔莫及,当谨之鉴之。

绷紧廉洁弦,要严于律“亲”。“家廉幸事多,亲廉家祸少。”据统计,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中管干部党纪政务处分通报中,违纪事实涉及家属、亲属的占近百分之六,其中不乏妻儿过节不廉,终被“拉下水”的典型。“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女谋。”爱亲人,则为之计深远。李先念同志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焦裕禄要儿女“带头艰苦、不搞特殊”;杨善洲身为地委书记,他家人却一直农村,过着普通农民的生活……无数优秀党员干部严于律亲,廉洁处事范后人。新时代,党员干部除自身清廉垂范外,还要严管家人,给他们绷紧廉“节”思想弦,绝不能过节自己当“守门员”,家人暗当“收礼员”“收银员”,以免“一人不廉,全家不圆”。

绷紧廉洁弦,要严于律“人”。党员干部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当好“婆婆嘴”、念好“紧箍咒”,绝不能奉行“鸵鸟政策”,搞好人主义,对不廉洁现象睁只眼闭只眼,听之任之,最后会“砸自己的脚”,害人害己;要严防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和自己的关系,谋取私利,索拿卡要。如,海南省委原常委、海口市委原书记张琦司机周某,单独或伙同他人收受现金450万元;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茂才司机乔立志,先后收受好处费375万元;湖南省衡阳市委原书记李亿龙家保姆胡兴红,帮人调动工作,从中捞取好处费……这些“身边人”都或多或少在过节时捞好处,且胆子越来越大,有的还成“炸弹”,贻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休假不休廉洁心,过节不松廉洁弦”的谨慎心态,逢节不忘给自己、家人、身边工作人员念念“紧箍咒”、拍拍“惊堂木”,确保过节不“失节”,种好“责任田”,这样的节日过得更实在、更有意义。(安乡县农经站  钟午霞  钦大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