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教师节”沦为“教师劫”
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市公明中学初二年级家委会发动所有班级为教师节购买礼品,引发媒体关注。事件发生后,当地教育部门回应,称为教师在教师节送份礼物是人之常情,也是家委会方面的自愿行为,无可厚非。(据9月5日澎拜新闻)
一年一度教师节来临之际,在礼仪之邦的中国,很多家长又开始发愁该给孩子的老师们准备什么样的心仪礼物,朋友圈也陆续出现各大商家打着教师节旗号送礼的宣传广告和创意文案。其实,纵观教师节送礼现象,也并非家长完全自愿,有些家长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注。再者,也有部分家长存在攀比心理,“别的家长都送了,如果我不送,也许会受到老师的歧视。”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个尊师重道的国家,每逢节假日送上一句真诚地祝福,自制一份贺卡,手捧一束鲜花表达情意,也未尝不可。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教师节送礼已演变为学生家长之间的实力大比拼,从高档化妆品、购物卡、奢侈品、现金等,教师节,这个原本为了倡导“尊师重道”风气而设立的节日,已经逐渐演变成被各式各样的礼物所绑架的“劫日”,送礼不是出于对老师的重视,而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受重视。送礼成为了一种潮流,一种向坏方向发展的潮流,掺杂了攀比,助长了歪风邪气。
为切实遏制教育界的这股不正之风,在当前中央要求大力弘扬风清气正的环境下,有关部门要拿出有效过硬的措施,积极营造尊师氛围的同时,要引导社会采用正确的尊师方式,更要加强监管教育,要让教师明白“收礼”和“受贿”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区别,要在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上守住清贫、抵住诱惑,只有洁身自好,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与爱戴。家长们也要做好榜样,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老师来说,孩子们学习进步、心理健康、快乐成长就是教师节最好的“礼物”。只有发自内心的尊师重教,才是教师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每个节日都应成为欢乐、祥和的象征,而不应该带有任何“交易”或“利益”色彩。当教师、家长、学生,我们每个人都能明确自身职责,用执着和坚守不送礼不收礼,那我们一直倡导的尊师重道的社会风气一定会迎面扑来。(澧县涔南镇纪委 田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