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官发财注定是条不归路
张标幼时生活艰难,母亲早逝,还有一个比他小10岁的妹妹,这种境遇让他梦想成为“有钱人”,不再过穷日子、苦日子。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援青干部,张标在任职德令哈期间不掩对金钱的渴望、不拒美色的诱惑,在四年半时间里疯狂敛财四千余万元,为购买豪宅名车、取悦特定关系人、保障两个家庭,在违纪违法的路上狂奔,最终走向不归路。(9月1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梳理张标的从政之道,他的价值观扭曲多年,早在德令哈市任常务副市长、又兼任德令哈工业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双常务”期间,话语权一言九鼎,实现了“一旦权在手,就把令来行、就要把钱挣”的“人生目标”,疯狂以权谋私、大肆敛财。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张标竟分7次向北京某公司德令哈分公司索要1486万元。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纵观部分贪腐案,其首要一条就是抵御诱惑失败,没有坚定的信念,在面对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时,节节败退、节节失守,跌了跟头,掉入欲望的陷阱不能自拔,成为欲望的俘虏。贪欲上升、习气沾染,“江湖习气”、“商人作派”等等不良习气就会接踵而来,升官发财、发财升官,追求奢靡享乐,把手中权力“明码标价”,利用权力来寻租、利用权力来谋利, 肆意妄为,无所顾忌,最后是触目惊心、悔之晚矣。
“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当官心中要有敬畏,要有规矩,特别是党员干部要牢记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纪律规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对破坏规矩,不守规矩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保持高压态势,就要“小题大做”才能防微杜渐,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纪律制度,让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明确职责,让党内民主监督发挥实效,时刻敲打。发挥群众监督的力量,实行“晒家底”、“晒决策”的各种公开制度,让党员干部知敬畏,不敢越雷池半步,真正做到廉洁奉公。(澧县火连坡镇纪委 肖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