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严惩“微腐败” 一卡“通”民心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湖南省纪委监委通报7起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问题典型案例。其中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原红岩溪中心林业管理站站长田吉龙在2002年至2016年,15年期间以自己名义开户领取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近万元用于个人开支。

本来是惠民惠农的财政补贴资金,反而成为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2014年6月,靖州县新厂镇八亚村党支部原书记王代兵利用职务便利,在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申报工作中,私自索要村民吴某、黄某 “一卡通”存折,截留他们的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计1.44万元,用于村务开支。2016年,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大河苗族乡大河村七组村民刘某某获得易地搬迁补助资金10.8万元,时任大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洋向刘某某索要1万元“感谢费”……

护林员工资、耕地补贴成了一些人眼中的“香饽饽”,厕所改造、水利工程是一些人眼中的“财源”,作案手法更是层出不穷。有的通过编造资料、虚报土地面积套取补贴;有的弄虚作假,编造身份给自己发补助;有的审核把关不严、履职不力导致惠民惠农资金被违规使用;更有甚者,挤占甚至克扣困难群众的补贴资金。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涉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2019年7月,湖南省正式启动财政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改革:将湖南省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升级为湖南省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深度对接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确保所有发放到个人的财政补贴资金全部通过湖南省惠民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进行发放管理。实行这一改革,既是为了解决补贴资金管理不规范、补贴发放不及时不精准等突出问题,将各类惠民惠农资金精准兑付到人到户,也是为了降低补贴资金被冒领、被套取的风险。

可以说,“一卡通”一头连着党的关怀温暖,一头连着群众的热切期盼。少数党员干部在老百姓的“救命钱”上动“歪脑经”,搞“微腐败”,让利国利民的政策“卡”在了送到村民手里的“最后一公里”,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影响的是党群干群关系,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惠民惠农资金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民生,有权力可寻租的地方就有可能产生腐败。要加强对民生资金的监管,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向群众讲清楚国家惠民政策是什么、惠民专项资金有多少、惠民钱如何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过程公开、标准公开、环节公开的流程,从源头上加以有效防范、堵塞漏洞,不给别有用心的人权力寻租的机会;要完善监督机制,完善流程,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织密制度之网,对权力做好源头监督,增强基层干部法纪意识,让“一卡通”真正通到老百姓的心里。(石门县纪委监委 李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