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正人先正己 执纪先守纪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2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常德市纪委监委出台《纪检监察干部廉政负面清单》,梳理以案谋私、以权谋私、选择性监督执纪执法等共9大类31条负面清单,为纪检监察干部划出了“红线”、“底线”,切实防范纪检监察权力运行风险。(来源:三湘风纪网)

《论语·颜渊》中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强调为政者应率先垂范,才能上行下效。同样的,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只有做到打铁自身硬,这样的监督执纪才会更有底气、更加硬气、更具权威,如此更能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亦能对贪腐分子形成一定威慑。

常德市纪委监委用“负面清单”架起纪律“高压电线”,这不仅加强了对自身的监督和管理,也提高了监督执纪问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诠释出纪检监察机关刀刃向内的莫大勇气和使命担当。这令我们相信,“正人先正己”不仅是一句口号,“打铁还需自身硬”不只是一句宣言。在历来纪检监察史中,其实早有“自身正”的典范值得党员干部去深入学习与思考,曾担任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的董必武,在管理财务工作时,因账面上有六角钱的开支平不了,主动在机关大会上作检查。1978年中央纪委恢复重建后的第一书记陈云,外出视察和休养时,定下“不接不送”的铁规矩。“七一勋章”获得者,四川省原达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周永开,为党执纪、为民除害,严格规范用手中的职权办好每一起案件。执纪者就应发扬这样的优秀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拒腐防变的表率。

与之相反的,少数执纪者自以为是“门内人”,穿着“防弹衣”会得到天然的庇护,理想信念缺失、私欲严重膨胀、纪法意识淡漠,进而有恃无恐搞特权,以案谋私、串通包庇、跑风漏气、泄露案情、滥用职权,最终成为无穷贪欲的“俘虏”,倒在了“糖衣炮弹”的轰炸中,别有用心的“围猎”里。当执纪的“正义利剑”沦为贪腐的“邪恶权杖”,势必就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对监督执纪者的信任。当然,事实也证明,纪检监察机关并不是天然的“保险箱”,那些执纪却不守纪的“害群之马”必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灯下黑”的不良现象也将在正义的阳光照射下现出原形。

“欲化人,先正己,正己而后化人。”纪检监察干部手握监督执纪和监察执法两把戒尺,处在正风肃纪反腐的第一线和最前沿,若己不正,又何以正人?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加大严管严治、自我净化力度。因此,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干部自身的管理与约束决不能松劲,要自觉接受各方监督,始终做到在行使权力上严之又严,慎之又慎。同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早打招呼,对违纪违法问题予以严厉打击。以此促进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守纪律”“正己身”,增强自身“免疫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率先垂范,执纪如山,做好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桃源县纪委监委 全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