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掉链子”就该“问责”
近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南京市分别通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防控不力问责情况。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南京市江宁区原区委副书记、区长严应骏等15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被追责问责。(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出现聚集性疫情,且感染链不断延长,目前已波及十余省份。为何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关键岗位的领导和干部对疫情防控工作履职不力、处置不力,对基层业务研判不足、监督指导不力,而上级领导更是履行疫情防控管理监督职责不力,如此上下层层“失守”,防疫“关口沦陷”,致使病毒乘虚而入,疫情不断蔓延,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筑起的疫情防控城墙被捅出了“大窟窿”。在疫情的“大考”中,这样的种种“不力”行为,给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是结果,但任何结果必然有其由来已久的养成因素。在抗疫的紧急关头,本应是闻令而动,使命必达。而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却因疫情防控不力,多人被追责问责。从表象来看是少数党员干部心存侥幸心理,麻痹大意,“不把防疫制度当回事儿”,“不把病毒当回事儿”,不适应临战状态,应急经验不足,处突能力不强,集中防疫干劲不足……其深层次来看是相关党员干部全局观念“淡薄”、业务能力“平庸”、工作作风“粗陋”、为民情怀“淡漠”等问题凸显。这样的现象相信并非一日而成,必是长久以来的工作中形成的顽瘴痼疾,平日里的各项“基本功”不扎实,关键时刻就只能“掉链子”,平时没有真正脚踏实地深入基层一线去将工作做实做细,一旦疫情袭来,又哪来精准正确的方略和病毒真枪实弹地战斗?
疫情是检验党性的“试金石”,担当精神的“磨刀石”,辨识作风的“照妖镜”,少数领导干部在检验中现“原形”,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缺乏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就需要纪检监察部门及时给少数领导干部“敲敲警钟”、“醒醒脑子”。
问责是强化干部监督管理的利器,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更是增加了在党的事业和维护群众利益中失职失责的问责情形,包括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力,职责范围内发生重特大事故事件等,释放出失责必问、有问必严的强烈信号。对于疫情防控工作中,种种履职不力的行为,绝不能姑息。一方面,找准问题“痛点”,精准问责。盯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见人、见事、见细节,从严查处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达到问责一个、警示一片、促进一方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做实日常监督,绝不能松劲。全面掌握情况、摸清底数,注重从关键、重点上入手,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人群、关键节点,定向出招、精准点穴,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贯通运用“四种形态”,帮助党员干部保持政治生命的健康。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关口失守,有可能会造成大溃败。疫情防控是“国之大者”,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疫情防控不力被问责的案例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堂深刻的警示教育课。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踏踏实实紧盯每一个环节、做细每一项工作、把牢每一道关口,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细而又细地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方能牢牢巩固无数逆行者无私奉献筑起的健康防护线,稳稳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桃源县纪委监委 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