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严防“微腐败”守住人民心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湖南省纪委通报了7起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典型案例,从通报的内容来看,有执行特殊群体基本收视维护费优惠减免政策不到位的,有违规办理异地牌照摩托车车辆检测的,有夫妻合力违规骗取国家涉农扶持资金的,有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有非法占用农用地建房问题的,还有违规收取教辅材料费、侵害学生利益的。

这7起案例涉及到了收费、办证、项目资金、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最终让13名党员干部“挨板子”,但是联想这背后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了多少群众的愤怒,寒了多少群众的心?这就是为何相比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微腐败”更有切肤之痛的原因。群众对身边的“蝇贪”“蚁腐”,由于离得近,感受最真切,所以更为反感、痛恨,这类案件虽小其恶劣影响和危害程度却不小,“微腐败”也可成为“大祸害”。

群众身边的“微腐败”,看似微不足道,损害的是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代诗人郑板桥虽用“些小”自谦,直陈自己官职卑微,但表达的是位卑不能忘百姓之疾苦,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应勤政爱民,以人民为中心,将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相比于一个封建时代官员都有如此情怀,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不忘初心,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努力践行爱民情怀。

“微腐败”具有“微”“多”“广”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要治理“微腐败”需要“万箭齐发”。第一箭,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要通过学习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严守纪律红线,破除“小贪不算腐败”的错误认知。第二箭,扎牢制度笼子,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紧盯易发人群、重点环节和关键问题,压缩权力寻租空间。第三箭,把监督挺在前面,建立完善小微权力的监督机制,把监督触角向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细化“小微权力”清单,坚持分类确权、规范用权、阳光晒权、严格控权,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第四箭,严厉打击“微腐败”行为,对于“微腐败”就要出实招、动真格,坚决不姑息、不放任,让“微腐败”无地自容、无处藏身。第五箭,强化“微腐败”的警示教育作用,时刻敲响警钟,让受教育者受警醒、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俗话说“日计不足,岁计有余”,“微腐败”就像不断滋生的细菌,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疾病缠身,对于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我们必须要劲不松、力不减、步不停,给小微权力套牢“紧箍咒”,确保权力“照单”运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覆盖每一个“神经末梢”,让党员干部的“廉洁细胞”始终保持生机勃勃,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公平有保障,正义可伸张,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津市市委巡察办  汪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