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内助”岂可变为“贤内蛀”
“不重视家风,没有管住配偶,也是我失败的一大原因,我没有身体力行做好表率,不注重良好家风的培养,畸形的价值观和扭曲的家庭观,让我和妻子一同丧失了做人的底线。”这是青海省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副厅长任三动在忏悔书中的一段节选,也是他在铁窗后无尽的忏悔。(7月16日 三湘风纪微信公众号)
我们常说:“天下之本在家”,家风之重在于其对一个人行为上的约束,对生活产生的正能量,对社会起到的促进作用。我们试想,如果一个人生活作风不检点、行为方式不正派,那么道德情操上就容易出现缺口,思想上就容易出现滑坡,其言行举止就容易受人诟病,更遑论为他人之表率?而任三动的翻车也恰恰告诉我们,没有好的家风就像是埋了一颗“定时炸弹”的房屋,不知何时就会坍塌。
“家风有损,则政风难正。”任三动正因在面对诱惑之时,思想出现偏差,陷入歧途,背离为政初心,错把仕途当唯一,误把金钱为目标,只想发家致富、扩大权力,做事带有目的性、盈利性,而忘记本职本责,丢了“勤政为民”的情操。再加上家风不正,耳边没有“忠言逆耳”般的“谆谆教诲”,反倒是“添油加醋”般的“煽风点火”,“枕边人”从本应拉他一把的“助手”变成了推他一把的“黑手”,从而跌入了无法回头的深渊。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也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论是折服在儿子“梦想”之下以及放纵妻子跋扈敛财的重庆市城口县人大原党组书记、主任于少东,抑或是在背后“默默支持”妻子张慧清收钱办事的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他们都将“小爱”无私奉献给“身边人”“枕边人”,对他们的行为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他们打着自己的名号在外“为非作歹”,要么“夫妻一起上戏台,你来唱,我来和”,唱好“二人转”,赚得“黑心钱”。最终,“当家人”变成了“狱中人”,“贤内助”变成了“贤内蛀”。
“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好家风的建设不是大而化之,而是在精在细,在深在久。要让好家风在无形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并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需多方发力,共同努力。“当家人”要有“正人先正己”的端正态度,通过言传身教、令行禁止的方式在家庭中培养“家道颖颖,岂敢荒宁?”的意识,不搞带头腐,深知“自身正则祸难侵”的道理,用自己的清风正气去感染身边人。对于亲人腐的行为,不应是“助纣为虐”的共谋共腐,而应是“好言相劝”的耐心引导,是“当头一喝”的严厉制止;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应加强对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监督,强化监督惩处和教育引导,督促领导干部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让“枕边风”“膝下风”“亲属风”“熟人风”不再成风。
“家风清,政风才能清;家风堕,政风必将败”。当耳边吹的是“沁人心脾”的“暖风”之时,则为家风之福;当耳边吹的是“后患无穷”的“阴风”之时,则为家风之祸。建设好的家风,既要扫好自家门前雪,管好自己,也要除清门后草,管好家人,让家成为厚德之所。(津市市纪委监委 张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