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为民服务贵在求真务实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0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6月28日,三湘风纪网站发布文章《湖南:蹲点督办纾民困 紧盯热点难点压实监管责任》,文章用解决津市天颐公司存在严重安全生产隐患、张家界市永定区枫香岗街道的童青公路坑洼不平等信访问题为案例。讲述了湖南省纪委监委为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深入开展“纪委为您来解难”活动。对群众反映的民生、监管履职等问题由纪检监察干部直接到基层督办。

当前正值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阶段,文中的纪检监察干部,用实际行动下到基层,听取“民声”“民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类问题,用实践整明了党史学习的学习成效,也充分证明了,只有深入群众,和群众面对面对话,才能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更好为百姓做实事。坐在办公室“想政策”是无法贴近群众的,就会犯脱离群众的错误,党的事业和工作就会偏到错误的路线上。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不顾及当地具体情况,盲目发展旅游业,建多处高大塑像、天价牌楼,不仅无法盈利,并且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经济负担的现象。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委会举债70余万,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事实证明,几乎毫无经济收益,甚至劳民伤财。没有深入调研、没有贴近群众,仅是为了争取经费,结果本末倒置。村委会大举负债,最后却是民生经济买单。

纵观当下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普及带来的是群众素质的普遍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经济收入、社会公平要求的全面提高。这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要求。若不设身处地从群众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制定出的政策就会“出洋相”“挨批评”。前段时间的平江县婚姻登记事务所就惹出了“520”不离婚的“不靠谱”政策,引发了舆论热议。很显然,没有科学论证和征求民意,也没有考虑实际,仅凭着一时上头想出的点子,最后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翻开党史,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当前在为民服务的工作上也要坚持做到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在涉及民生的工作上实事求是,更要在党的一切事业上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接地气”的干部,才能落实好民生政策,只有“接地气”的政策,才能惠及民生,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只有百姓都说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武陵区纪委监委 宋思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