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监督“一把手”不容缺位

来源:清廉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3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株洲市石峰区委原书记张建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来源:三湘风纪网站6月8日)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张建勇作为“一把手”是“关键少数”中的关键,既是领导者,又是示范者。其作用发挥得好,能造福一方、泽被长远。而一旦“一把手”出了问题不止涉及自身,也往往对一地或部门政治生态带来恶劣影响,被查处时甚至会“拔出萝卜带出泥”,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监督“一把手”对于发挥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净化廉洁政治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公开发布,这是我们党针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制定的首个专门文件。《意见》聚焦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职责任务,把党章党规有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彰显了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为基层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操作指南,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应旗帜鲜明予以贯彻落实,履行好专职监督职责。

一方面,要发挥同级监督的近距离优势,不容缺失。要切实落实好“一把手”末位表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制度,力戒“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不让“一把手”腐败在自己眼皮底下发生。“好人主义”是同级监督向前迈进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同级要坚决摒弃“老好人”思想,敢于当“铁面包公”,同级与“一把手”之间不因谋求上位而同流合污,不因投其所好而推波助澜,不因霸道作风而敢怒不敢言,做到“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班子、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相互提醒、相互督促,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增强领导班子战斗力。另一方面,要发挥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权威,不能缺位。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检查抽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问题整改等具体举措,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让监督看得见、有抓手。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认真处置,及时咬耳扯袖,抓早抓小“治未病”,以问题为导向持续传导压力,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倒边、整体严密的监督效果。上级应充分发挥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及时谈话提醒,定期考核评估,不做表面功夫、不当“甩手掌柜”,就能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手中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不可避免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意见》对“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提出各方面要求,这其实也是对“一把手”的负责和爱护。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自身要摆正心态,习惯在监督下工作生活。同时,“一把手”更应当好家庭“主心骨”,既注重言传,也注重身教,要从小处入手,细察家属子女的异常之举,关注家属子女的社交圈子,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并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带好头,决不允许搞特殊。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把手”作为党政领导集体的“班长”,一举一动都对当地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面貌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地域,既是“一把手”干事创业的“舞台”,“一把手”也能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一把手”监督至关重要,不容出现任何短板。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贯彻落实《意见》,配合党组织落实好规定动作,形成整体联动、环环相扣的工作格局,确保“一把手”带好头、作表率,以上率下,发挥出“头雁效应”。(津市市纪委监委 曾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