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被围猎 皆由贪饵
赵世军,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西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党委书记、副局长。2018年12月退休。2021年3月19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日喀则市人民检察院以赵世军犯受贿罪向日喀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来源:2021年4月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孔丛子》有云:“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赵世军在腐化变质前,也曾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八年时间内从副处级晋升至正厅级,他意气风发、政绩耀眼。然而,权力所在之处,就必定有“腐蚀”和“围猎”者;只要有诱惑,就总会有人冒险贪饵吞钩。他错把歪风邪气当社会规律,思想滑坡竟然引以为荣;错把有毒香饵当应得好处,面对“围猎”放纵贪欲滋长;错把成绩当“免罪”金牌,退休后仍肆无忌惮。直到留置期间,赵世军终于痛心疾首、大彻大悟,反腐败没有特区也没有例外,不论在职还是退休,不论职位多高、贡献多大,都难逃纪法惩处。
这其中,通过打金钱牌、嗜好牌、感情牌、影响牌、恐吓牌,利诱威逼,迫其就范,或者温水煮青蛙、外围“猎杀”等等,“围猎者”的“饵”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但为人所获、为人围猎,沦为“围猎者”的“猎物”,追根溯源,还是“鱼之贪饵,必暴其鳞”。
历览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落马干部,就是由于没有抵制住形形色色的诱惑,在吃点、喝点、拿点、要点、收点等小节问题上不以为然、疏于防范,逐渐崇尚奢靡享乐、欲壑难填,进而与“围猎”者勾肩搭背,大肆收受贿赂、大搞利益输送,一步一步踏入“围猎”者的“陷阱”,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毁了美好前途、失了人身自由、伤了父母子女,甚至身败名裂,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可谓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切实担负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围猎与被围猎,行贿和受贿,破坏亲清政商关系、损害营商环境,污染政治生态、破坏社会公平,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奋斗“十四五”、启航新征程,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反“腐蚀”“围猎”永远无止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同步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惩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持续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面对各式“围猎”者投下的“饵”,为官者要炼就火眼金睛,识破“围猎者”的“陷阱”“招数”,做人不逾矩、办事不妄为、用权不违规,防止掉进陷阱不能自拔;要时时警醒自己“为人所获,皆由贪饵”,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养就浩然正气,走好从政之路。(临澧县纪委监委 陈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