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莫给“官骗”当“官奴”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据云南省纪委监委纪录片《香饵有毒 金钩勿吞》报道,来自四川农村的何清帆,经常拍些在人民大会堂等地的照片发朋友圈,外人觉得她在北京有关系。何清帆声称自己父亲是中央领导后,昆明市呈贡区原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原局长肖为民让其承接了11个项目,合同总金额3.2亿元,肖感言“我就感觉像一个太监在伺候太后一样的,我就把她比成皇太后了,或者是皇后了,我就是个太监。”(3月15日 新京报)

一名公安干警出身的处级领导干部竟未经核实,便在所谓中央领导的“子女”面前,厚颜无耻地将自己比作“太监”,将对方“尊”为“皇后”甚至“皇太后”,“主”与“仆”姿态摆得清清楚楚,可谓极尽奉承之媚态,极尽讨好之能事,奴颜婢膝之态暴露无遗,谄媚阿谀之心昭然若揭,“政治奴隶”之嘴脸跃然纸上。最终,在将项目工程双手奉上,让其赚得盆满钵满之后,双双坠入法网,落得“主仆”一锅端的可悲可恨下场。

近些年,一些骗子专门冒充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亲友或其身边工作人员,以晋升、办事等为诱饵,大发不义之财,被称为“官骗”。此前,鸟某冒充自己是青海省海东市委主要领导的亲侄子,骗过时任循化县常务副县长高某及该县多名局长等,层层审批承揽工程,骗取财物;成都人李某冒充“省委办公厅主任”骗了绵阳市委宣传部部长、安州区委书记等人;云南“政治掮客”苏洪波把自己包装成手眼通天、无所不能、神秘莫测的人物,被两任省委书记白恩培、秦光荣奉为座上宾。

身子坐轿易发福,思想坐轿易发霉。归根结底,诸如肖为民这类领导干部,之所以在“官骗”面前屡屡上当,还是缘于心怀不轨之念,腹藏不轨之意,趋炎附势搞权力崇拜,妄图“接天线”往上爬,“架天桥”朝上走,向上“照顾”领导身边人换取领导向下“照顾”自己,骨子里“崇上”,思想上“唯上”,行动上“媚上”,丢掉了党性原则里子,烂掉了纪律规矩根子,进而被“官骗”和“掮客”牢牢钳住手中权力,导致公权私化,被“套牢”变现的结果。

《墨子·亲士》有言:诌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古语亦适用于当下,试想,若由“官骗”横行肆意“骗官”,放阿谀奉承之辈妄为,任巴结讨好之风盛行,则党内必定再现周永康这类拉帮结派的“石油帮”“秘书帮”“山西帮”等政治利益集团,“小圈子”与“小团伙”将履禁不止,“自己人”与“别人的人”将派系林立,“政治依附”与“政治攀附”将见怪不怪,道德底线将集体失守,纪律规矩将集体失效,党性修养将集体沦丧,党的政治肌体也将长疮化脓,党内政治生态亦将乌烟瘴气,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或将荡然无存。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党内没有颐指气使的政治“皇帝”,也不要低声下气的政治“奴才”。妄想曲线讨好领导身边人以图领导直线“照顾”的如意算盘,必定给“官骗”可乘之机,注定竹篮打水一场空,镜花水月一场梦。党员干部只有心中有纪、心里有法、心底无私、心宽无欲,在是与非、公与私上清清楚楚,在名与利、钱与物上清清白白,在来与往、情与谊上清清爽爽,才不会落入“官骗”的圈套。(津市市纪委监委  杨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