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标本兼治”严防“小官巨贪”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0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三湘风纪微信公众号报道永州市冷水滩区上岭桥镇原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社会救助和劳动保障服务站站长刘云,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因犯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被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一名80后基层干部每天都经手大量资金,但却只能拿着微薄的工资,刘云的心态渐渐失衡,贪欲悄然滋生。2018年底,刘云利用收取的854万元参保资金投资理财赚到了“第一桶金”,尝到甜头后,刘云又找到了更好的“生财之道”:网络赌博。但输多赢少,他为了翻本,又将黑手伸向了参保资金。截止2020年1月案发,刘云挪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共计1049.175万元,截留劳务经纪人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和公益性岗位人员补贴人民币共计12.55万元,其中参与网络赌博输掉312万余元,案发时仍有195.175万元未归还。

“小官”职务不高,却能屡屡向百姓“救命钱”伸手,贪污、挪用公款金额之巨,令人咂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本应是群众的贴心人,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但部分干部却将腐败之手伸向群众,挖空心思以权谋私,侵吞百姓的“救命钱”。“蝇贪”“蚁贪”皆是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侵害的却是党的肌体,损害的是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猛药去疴、标本兼治。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两个责任。要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党委(党组)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单位“一把手”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廉政工作会议、谈心谈话等方式,掌握下属的工作、生活、思想情况,敢抓敢管,切实负起责任;另一方面,要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纪检监察机关对于苗头性问题要及时谈话提醒,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不能当老好人,更不能包庇护短。

巩固干部思想教育,筑牢思想红线。要经常开展警示教育,观看廉政教育片,让干部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为干部筑牢底线意识,建立健全财务年度审计、重大项目招投标、“三资”管理等,扎紧制度的笼子。画好纪律的高压线,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的宣讲活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基层干部的纪法意识和规矩意识。

重点防控风险区域,紧盯重点项目。对重点项实行监督全覆盖,严防片区开发、征地补偿等工作中存在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盯紧民生资金,杜绝基层干部虚报、冒领直补款,截留、坐支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的现象产生;紧盯干部作风,对群众反映的涉及态度恶劣、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属实的干部要严肃问责。

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严重损害群众的获得感,“小官大贪”损害党的形象,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危害“猛于虎”,必须发现即根除,预防且根治。(武陵区纪委监委  刘凡林 徐靖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