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斩私设“小金库”的黑手
一张余额为4.28元的存折,牵出了一起数名领导干部相继被“双开”的腐败窝案。近日,媒体曝光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技师学院领导干部私设“小金库”的案件,该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学勇、财务审计处原处长孙丽春、职业培训部原主任吴双宏均被“双开”。(12月1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所谓“小金库”,指的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深入开展了“小金库”专项治理,其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像大兴安岭技师学院的领导干部一样不收敛、心存侥幸,铤而走险私设“小金库”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梳理该案件不难发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心存侥幸,法纪观念淡薄;二是思想变质,自律意识弱化;三是制度不全,管理监督乏力。大兴安岭技师学院的领导干部置党纪条规不顾私设“小金库”的违纪违法行为,给我们领导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
“小金库”,大危害。王学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巨额公款,孙丽春、吴双宏贪污、挪用公款,该学院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公然与中央八项规定“对着干”,不仅损害了国家和单位的经济利益,也扰乱了财务会计秩序,还败坏了党风政风。因此,我们必须重拳出击,治本清源,挥起党纪国法之剑,彻底地剑斩隐身在私设“小金库”背后的“黑手”。
根治“小金库”,其要义有三:一要拧紧纪律之弦明规矩。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激活监管主体,层层压实整治“小金库”的责任,严防制度、规定空转,成为摆设,充分地让领导干部认识到顶风违纪、不收手必将受到严惩。二是运用“制度+科技”强监督。积极探索建立“制度+科技”的资金监管平台,建立清理“小金库”专项督察制度,对有关单位在资金管理、资产处置、资本运作、工程项目等方面实行“全程留痕管理”,盯紧重点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坚持抓早抓小。三是用好问责“撒手锏”严惩处。要一律收缴、追回“小金库”所涉资金,严肃查处私设“小金库”的单位和个人,倒查追责涉及部门的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的监管责任。对私设“小金库”的贪腐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严惩一起,从而真正地让私设“小金库”的“黑手”无胆可设。
俗话说:“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是大事件,无论是主管者,还是执纪者,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要及时给领导干部多一些警告和警醒,不应任性妄为,要努力加大监管力度,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确保不留腐败的死角,只有这样,斩断私设“小金库”的“黑手”一定会指日可待,全面从严治党就一定会不断向纵深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一定会得到进一步地巩固。(澧县财政局 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