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摆正观念,抵御“成功学”的诱惑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5日 浏览次数: 字号:

11月23日,廉洁常德微信公众号《“沉迷‘成功学’,我一错再错”》,报道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鼎城管理部综合柜员郝一翔沉迷“成功学”,自以为掌握了投资之道,却没想到留给自己的只有牢狱之灾。

郝一翔对“成功学大师”的理念深信不疑。从2014年开始,为了在股市赚快钱,先后在各类金融机构借贷大量资金投资股市,资金亏空后,又再次找金融机构借贷。直到2018年,股市亏空了70万元,以贷还贷100万元左右,合计借贷高达170万元。面对巨额债务,就算不吃不喝也无力偿还,欠款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实在走投无路的他,最终选择了盗用他人住房公积金用于还贷。

“我沉迷于网络上的‘成功学’,每天看所谓‘成功学大师’视频,觉得只要跟着视频里说的理念去做,就会成为成功的人。”郝一翔在忏悔书中写道。作为一名公职人员,理应具备辨明是非、看清本质的基本素养,但郝一翔却被财富遮蔽了双眼,被“成功学”冲昏了头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殊不知这些“成功学大师”,既没有高文凭,也没有丰富的创业经历,有的是对人们心理的揣摩和利用,有的是吹嘘、煽情、哄骗、欺诈的手段。

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守正确的价值追求,时刻警惕财富的诱惑,做到谨慎用权。一方面“要摆正财富观”。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当官”。党员干部要耐得住清贫,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追求的财富是精神上的财富,而不是物质上的财富;是用奉献多少来衡量的财富,而不是以索取多少来衡量的财富;是人民共有的财富,而不是一己之私的财富。另一方面“要摆正事业观”。“成功学”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是因为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态。党员干部应始终牢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事业的成功是干出来的,要靠奋斗做基石,靠苦干实干做支撑。与其听那些“成功学大师”的课程,不如把这股热情用于提升本领、学习知识、丰富阅历。唯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真正的成功。(临澧县纪委监委 辛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