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一念之差”成为“一生之痛”
“常说反腐倡廉党员干部要算清几笔账,其实声誉账、名誉账也要算,失去了真有‘革命奋斗几十年,一觉醒来解放前’之感,真的是太苦涩了。”望着窗外高飞的鸟群,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倪政伟想起同样因职务犯罪尚在服刑的大哥,想起了九十高龄又多病的父母没有人照顾,想起了即将支离破碎的家庭……顿时百感交集,泣不成声。(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步步辛勤奋斗走上国有企业重要岗位的倪政伟,工作之初立志奋斗,干遍电视台大多数工种,曾有过为了赶节目三天三夜不睡,为了拍摄日出镜头差点被三门湾海水淹死等事迹,但随着职务的晋升、手中权力越大,在洋洋自得和声声恭维中,逐渐把集体创造的成绩,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和本事,思想上起了变化,慢慢放松了自我要求,将心思放在受贿敛财上,完全把党纪国法抛之脑后,最终人生之舟驶上了一条通往悬崖深渊的不归路。
明朝《水东日记》之中有件轶事,说将军山云被派往广西任总兵,其听说当地送礼受贿盛行,便问老吏郑牢:“我亦可贪否?”郑牢答:“大人初到,如一洁新白袍,有一沾污,如白袍点墨,终不可湔也。”山云又问:“若是不收礼当地人不高兴怎么办?”郑牢则回:“朝廷严惩贪官,要杀头你不怕,反倒怕这些人不高兴?”山云深以为然,在镇守广西十年间,坚持廉洁操守不变而终成了一代清官。倪政伟忏悔书中写道“公家的钱拿顺手了,就觉得这些钱只要动动手脚,就可以变成自己的,这可能就是我后来屡屡向公款伸手的发端吧。”都充分说明了,一旦被污点沾上,一不小心让人生“白袍”沾染了污秽“黑墨”,而一旦点染了“墨”,那便再难“洗白”,最终毁掉的都是清白人生,留下的皆是无限悔恨,“一念之差”就会成为“一生之痛”。
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缺了“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倪政伟的堕落之路,起于失控贪欲迷恋奢靡,毁于忘却初心背弃使命,终于对抗组织审查调查。其中,理想信念丧失是其根源。明代思想家薛瑄将官员廉洁不贪分为三种境界:理想信念坚定,严格自律,是廉洁不贪的最高境界;出于名声的考虑,带有功利的目的,是廉洁不贪的次等境界;怕受惩罚,不敢不廉洁,是廉洁不贪的最低境界。毋庸置疑,共产党人的廉洁不贪,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是高境界的廉洁不贪。倪政伟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旦“心”烂了,信仰动摇了,底线就失守,腐败就滋生,葬送的不仅是个人的美好前程,甚至是个人卿卿性命。
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欲望无止境就会使人变坏,贪婪成性必将会走向自我毁灭。党员干部应拧紧思想“总开关”,时常叩问初心使命,面对权色名利诱惑时,必须要谨慎把握自身欲望之度,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保持“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决心和“得之淡然,失之泰然”的坦然,节欲自守以防止私念滋生,如此方能在终点回望之时,真正的无愧于心、无愧于党和人民。(津市市委巡察办 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