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奢尚俭 教育先行
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正面临最严重的粮食危机,而中国餐桌上食物浪费量惊人,如不厉行节约,再多的耕地、再高的粮食产量也经不起挥霍,“舌尖上的浪费”不加制止,更滋生奢靡之心、败坏社会风气。粮食储备是生存发展的第一步,珍惜粮食就是保存战斗力。吃穿用度是我们生活的日常,戒奢尚俭要成为一种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当教育先行。
教育孩子从“小”。《贞观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诸王》有云:“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如同小学生诵读的《悯农》诗中所言,让孩子亲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动的场景,深切体会粮食的得来不易。学校和家庭通力协作,教育孩子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惜一粒粮、珍惜一滴水、节省一分钱、节约一度电、爱护一件衣,从家庭到学校,从生活到学习,从行为到理念,力戒奢侈,适度消费,逐渐使勤俭节约养成一种生活习惯,让戒奢崇俭的家风代代相传。学校创建“耕读园”,开展以“节俭”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竞赛、书画展示、文艺表演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从自己做起,影响到更多的人。
教育社会从“改”。教育全社会健康理性消费,丢掉讲排场、讲面子的观念,破除比阔气、搞攀比的陋习,家人亲友餐饮时,点菜不超量,饮酒刚刚好,点茶要适中,“光盘行动”你我同行,共同遵守“按需取餐、剩余打包”的文明公约。作为餐饮行业,不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10位进餐客人点9个人的菜,如果不够,再增加菜品。因人因时因地做出改变,餐饮消费调整菜品数量、份量,提供“小份菜”、“ 半份菜”、“家庭套餐”特色服务,并提供打包跟进服务。倡导文明新风,引导全社会崇尚节俭之风,杜绝铺张浪费,彻底改变婚丧喜庆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大力弘扬戒奢尚俭的社会正能量。建设节约型社会,树立“浪费也是犯罪”的节约意识,从一点一滴做起,由近及远,保持个人私德,推行社会公德,倡导“铺张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的价值观,净化奢侈浪费、炫富竞奢的思想土壤,使戒奢尚俭成为社会风尚。
教育干部从“严”。“自古兴俭以劝天下,必以身先之。”即使现在生活物资如此丰富,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并率先垂范,用行动表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信心。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以俭正己、以奢为耻,不被物累,谨身节用,不重外观重内涵,不看品牌看品行,不听豪言听民言,节用于内,树德于外,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领导干部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常念紧箍咒,在工作筹划、资金安排上从紧,精打细算。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控制新增项目支出,严肃查处贪图享乐、奢靡之风的案件,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安乡县纪委监委 罗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