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多一些自我“敲打”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现金人民币1.9万元、美元1000元,飞天茅台酒158瓶,葡萄酒4瓶,香烟26条……”端午节前,贵州省纪委监委通报了黔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原政委刘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茅台酒、地方名贵土特产和其他礼品礼金等问题。(6月2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建是一名“老公安”,从普通民警到车管所副所长、所长,再到副支队长、政委。随着职务的升迁,曾经立志要当个好警察的刘建,在管理服务对象“往来拜节”中却没有顶住金钱的诱惑,受到查处是咎由自取。

如今党风政风不断向好,外在环境得到改善,但是作为党员干部需要经常“敲打”自己,多一些清醒、别“迷了心窍”。网络上,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书或处分决定公开展示,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其实,很多贪官初入官场时,也曾严格要求自己,不敢越雷池半步;然而,随着权力的膨胀,他们逐渐放松了做人的原则,踩踏了法纪的底线,最终被贪念和侥幸击倒,令人惋惜。

雨果曾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却是一种胜利。多一些自我“敲打”,扫除思想上“尘埃”,不断加强精神上的“补钙”,才能筑牢永不变质的“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内批评总是要在一定的场合内进行,而‘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批评则与我们个人如影随形,是最及时、最管用的思想武器。”如果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品德涵养方面丧失自觉,一味依赖外界监督,迟早会得“软骨病”。

为什么周恩来经常与“我的修养要则”对表,谢觉哉经常与自己“打官司”,吴玉章一辈子坚守“自省座右铭”?因为一个人唯有经常“敲打”自己、自我追问,才能精准的认识自己、看清周边环境,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长期存在,如果党员干部迷迷糊糊、混混沌沌,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泥淖,将在“糖衣炮弹”中丧失斗志和信仰。

“当官要当到省部级,赚钱要过十个亿”的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王登记,他以权谋私,受贿600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更荒谬的是,大祸临头这个贪官还在感叹:“我离副省级就差一步之遥了!”“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要培养“敲打”自己的习惯。只有经常对镜自省,红脸出汗,才不至飘飘然,忘乎所以,忘却了宗旨使命、党纪国法。(澧县火连坡镇 匡宇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