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入村手记”见真情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8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我督战的阵地是炉观镇大金溪村。村庄被大山环绕,一条名叫大金溪的小溪在村里流淌,进村的道路沿着溪流在山间蜿蜒曲折。快到村部时,经过了一座崭新的桥。”这是三湘风纪网“入村手记”栏目中《群众的幸福桥,干部的廉政桥》片段。

截止到6月1日,三湘风纪网已经刊登了6篇“入村手记”,此次“入村手记”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扶贫领域“入村督查”行动后,入村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线的所见、所思、所得,从第一篇《心中有百姓,脚底有力量》开始,我们也跟随这些生动的文字,走进了一个个贫困村,从细微之处看见了真情,感悟到了干部的担当与作为。

扶贫干部的“用心”。邵阳市城步县兰蓉乡新寨村督查的纪检检察干部在《“三访”察民情 督查护脱贫》中介绍道,到村里查看村容村貌,发现新寨村地势开阔平坦,村道基本硬化,村卫生室配备了医务人员,村庄卫生整洁,路面几乎看不到垃圾。村庄里,一排排新房错落有致;农田里,村民翻耕泥土为插秧做准备……从鲜活的事例中,我们看到了扶贫干部的用心,他们是“真情实意”开展扶贫工作、真实投入巨大帮扶资金,扎实做好帮扶工作;他们是“认认真真”创建帮扶机制,在帮扶工作中开拓新思路,建立新方法,让帮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纪检干部的“细心”。从残疾证的办理,到销售渠道的确保,从房屋漏水的问题,到村民通过高速公路徒步上班的安全隐患,纪检监察机关从细微处着眼,紧盯群众关心关注的一些细节问题,或是进行记录,或是当面指出,给扶贫干部敲了警钟。同时,纪检监察干部以问题为导向,倒逼扶贫干部去整改落实。比如“在中田片村,还有几户边缘户或刚好上了脱贫标准线的建档立卡户,他们的根基并未完全打牢。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怎么做?”再比如“贫困户提出的‘产业扶贫投一个亏一个,食用菌没人买,稻虾养殖也亏了不少’……”,这些问题,在暗访督查的倒逼下,通过扎实的整改措施,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肯定。

百姓的“安心”。在《一枝一叶总关情》里,我们看到了溆浦县思蒙镇思蒙湾村的低保兜底贫困户对国家帮扶政策的感激,和自身身残志坚的决心;在《群众有盼头,我们更有动力》里,我们听到了一名普通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所寄予的期望……此次在村里督查,一些群众也向纪检监察干部们反映,村里通过上级政策帮扶,基础设施得到了修建和完善,让他们也走上了硬化路,尝到了好甜头。督查走访,让纪检监察干部感受到了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实实在在的脱贫故事,听到了百姓一句句真心实意、发自肺腑的心声,在真诚交心中解开了群众心结。

信念如铁,初心如磐。纪检监察干部们的“入村手记”,让我们感受到只要坐村头、下地头,面向群众走,奔着脱贫干,付出的真情就会温暖民心,也会赢得决胜的信心。(鼎城区纪委监委 何梦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