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会过“紧日子”方能过上“好日子”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财政资金要大力提质增效,务必精打细算,把钱用在刀刃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

当前,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工作进度被拖延、工作难度被增加的特殊时期。如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过“紧日子”钱花在刀刃上?一是基本民生支出上“肯花钱”,兜牢民生底线;二是“会花钱”,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没有绩效的钱也不该花,花了还要依法依规问责。三是“能省钱”,如财政部部长刘昆所说:“在预算的科学安排上还有空间;在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上还有空间;在提质增效上还有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此时,强调过“紧日子”钱花在刀刃上,是为了倒逼财政经费使用提质增效,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紧”出来的钱用在“紧要处”,让资源利用精准化最大化,用“减法”促“乘法”,以达到节用裕民的效果。为此,需要各地强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拿出举措、做出行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用政府“紧日子”换取百姓“好日子”。

过“紧日子”,加强思想育修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求真务实地过“紧日子”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带头努力。各级政府部门要以自身为始,牢牢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取消低效、无效支出;大力培育党员干部的节俭意识,用制度严格约束各类浪费、奢侈行为,营造节约的氛围。

过“紧日子”,领导带头出实效。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就是风向标,可以发挥优势,率先垂范,带头过“紧日子”。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担当实干,知业务懂管理会决策,避免决策失误造成浪费;生活上则低标准低要求,公私分明,衣食住行有度,严格遵守八项规定。言行一致,做名副其实过紧日子的带头人。

过“紧日子”,精准监督强制度。建立健全监管、风险防控等机制,内有制度,外有监督,双管齐下。用制度管好预算,实施更为全面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基本民生支出,规范花钱的渠道,打造严密的支出环境;各相关部门直接监管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并行,既对花钱的全环节直接监管,又有纪检监察机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二者有机统一,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各级政府部门当增强真抓实干、率先垂范的意识,广大党员干部当以身作则,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切切实实过“紧日子”钱花在刀刃上,全面助力“六稳”“六保”。(桃源县纪委监委 邓艺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