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小节不拘 终酿大患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贪小便宜吃大亏,这样的教训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金达镇卫生院原院长嘎玛觉旦严重违纪违法案,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一旦得了‘贪腐病’,再想病愈如初就难了。我本来都要退休了,这下不仅坑了自己,也害了家人!”东窗事发后,嘎玛觉旦发出这样的忏悔。

回看嘎玛觉旦的贪腐轨迹,祸起第一次用公款报销一条价值450元的香烟,公款私用的“大门”从此被打开,他先后5次公款吃喝花费5735元,违规发放下乡、加班补助等6.98万元,并通过开具虚假票据、制作假账、虚假支出、打白条等手段侵吞专项资金80余万元,同时,采取收入不入账、重复报账等方式,非法占有公款3万余元。最终,嘎玛觉旦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8个月,追缴其违法所得,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小节不拘,终酿大患。一开始的一餐饭、一条烟、一瓶酒、一份土特产、一张购物卡、一个小红包看似金额小、情节轻、不起眼,却在思想防线上打开了缺口、留下了暗门,甚至成为日后变本加厉贪腐的导火索。“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是一泻千里,无法回头。近年来查处的贪腐官员,不少都是在小节上失守,在温水里沉沦,最终丢了初心忘了本,一步步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有着“价格判官”之称的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原副司长周望军,本是“价格”领域专家,有关“价格”方面的著述颇丰。打开周望军违纪违法这扇大门的,却是两瓶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醋。他在自己的《悔过书》中写到:“第一次收人家两瓶醋,我就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来收受烟酒、土特产,收红包、贵重物品,直至搞权钱交易。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这样干是违法犯罪,下不为例。但思想斗争的最终结果是,贪婪占了上风……”;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原主任王晨从第一次带上家人出差,虚报冒领住宿费和出差补贴1372元,到虚构工作人员参加考试筹备工作的方式,冒领劳务费3000元。三四年时间,王晨利用职务之便,虚报冒领差旅费、劳务费等累计近5万元。面对调查,王晨流下悔恨的泪水:“我真是贪小便宜吃大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贪小便宜是典型的蝇贪蚁腐,它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蚕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人民群众所不耻;它用公权谋取私利,或损公肥私、或假公济私、或化公为私,严重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公信力,为党纪国法所不容。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不碰红线、不坏规矩、不越雷池,把好第一关、守住第一次,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鼎城区纪委监委 龚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