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加强作风建设要做到“四个坚持”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7日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报对江苏省淮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原支队长、二级高级警长尹志刚的案例进行了深度剖析报道。曾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9年5月,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8月,尹志刚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2019年12月,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中央纪委监察报4月22日)

曾经的警队精英,人民的功臣,如今却成了“阶下囚”,令人扼腕、唏嘘的同时,也不禁发人深省。改进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必须抓对重点、抓在经常、抓出长效,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改作风。“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改进作风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必须坚持以上率下,强化上下联动。一要领导率先垂范。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必须身体力行,形成“头雁效应”。要坚持“说”与“做”相结合,“言”与“行”相统一,做到正人先正己,律人先自律,自觉做改进作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二要层层传导压力。在坚持“以上率下”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上促下”。要加强督促指导,狠抓制度执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规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三要强化监督管控。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带头开展监督。要不断强化党内监督,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形成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既管住“关键少数”,又管住“绝大多数”。

坚持认真较真,务实从严改作风。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作风建设,抓而不紧、抓而不严,等于不抓。必须坚持认真较真,讲原则不讲人情、讲规矩不讲变通,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要细化标准要求。新出台的实施细则,对八项规定的执行标准进行了细化量化。对超标准接待、超规格办会、超范围发文、超频率督查等实际问题,要态度坚决,切实整改。要发挥警示作用。一个案例胜过一打纲领。要注重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加强通报曝光、追究问责,确保制度执行没有“死角”,谨防“四风”问题死灰复燃。

坚持一抓到底,持之以恒改作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要持之以恒补足精神之钙。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铸牢理想信念这个思想之魂。要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问题。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关注“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化风成俗。要持之以恒践行为民宗旨。牢记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心诚意做好群众工作,做到思想上敬畏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凝聚群众,行动上服务群众,不断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科学考评,标本兼治改作风。上面怎么考,下面怎么搞。考评是干部行为的指挥棒,是工作推进的风向标。当前作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的形式主义,“密切联系群众”变成“密切联系领导”的官僚主义,都与考核的不合理、不科学有很大关系。改进作风,必须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通过问题整改治标,又要通过科学考评治本。一方面,工作考评要重实效。考核切忌重形式、走过场,要坚决破除材料政绩、表格政绩现象,坚持既看优势、又看短板,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求发展、又重成本,推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另一方面,干部考评要重口碑。“干部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要提高人民群众在干部提拔任用过程中的发言权,真正把群众信赖、群众满意、群众拥护的干部提拔上来,引导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服务群众,形成干部提拔靠忠诚、靠能力、靠德行、靠口碑的鲜明导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领导干部要时刻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时刻敲响警钟,在明辨慎思中树德立行,就能思想不“决堤”,道德不“出格”,行为不“触电”。(澧县如东镇 黄宗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