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退休并非“安全” 反腐不会休止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12日 浏览次数: 字号:

长沙市委原常委、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陈泽珲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三湘风纪网)

陈泽珲退休3年被查,进一步敲响了正风反腐的警钟,释放了退休不等于平安着陆的信号,彰显了当前的反腐形势不会因为疫情防控而“缓一缓”、力度“减一减”、节奏“调一调”。《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实行终身问责,对失职失责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不论其责任人是否调离转岗、提拔或者退休等,都应当严肃问责。这表明了人走“查”不凉,对领导干部的腐败问责,不会有退休之说。“铁拳反腐”没有禁区,更不会休止。

把退休当避风港湾,认为自己挨到退休之时,便可“功成身退”,万事大吉,颐养天年享“清”福,这种思想归根结底源于心存侥幸无敬畏。殊不知,“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只要你伸了不该伸的手,用了不该用的权,就必定会留下蛛丝马迹,即便退休之时没有被查处,那也不过是时间问题,总有一天终会落网。林肯说过:“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官员在职时所做的一些不仁不义之举,尽管骗过了组织、群众和同事,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精心藏起的狐狸尾巴终将会露出原形,觉得退休就代表安全着陆,进了保险箱,无疑是自欺欺人,痴人说梦。

为官应当学会知止。道德经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足不易,知止更难。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首先要保持定力,所谓“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这里的缚心正是定力的体现,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一旦放松,就容易在各种错误思想面前失去免疫力,在利益和诱惑面前失去抵抗力,只有时刻拧紧理想信念的“总开关”,练就拒腐防变的“金钟罩”,才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远离高压线。其次是要心存敬畏之心,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因为掌握国家公权,难免会遇到各方面的干扰与诱惑,如果失去了敬畏之心,无所顾忌甚至甚肆无忌惮,那么就有可能贪得无厌、无法无天。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锤炼党性,提高修养,对纪法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做到知而后止,才能不断克服骄奢之念,弥补不足之处,改正逾规之举,只有时刻绷紧纪律之弦,不心存侥幸,方能安身安心。

正风反腐实践反复证明,退休只是时间点,不是安全线,人会退休,党纪国法从来不会退休,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从不会缺席,因腐败欠下的账迟早要还。“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对于退休官员来说,权力的余温虽热,贪婪的代价更重,要想真正“安全着落”,与其对权力恋恋不舍,当名和利的“搬运工”,以致误入歧途、晚节不保,不如在位时如履薄冰、谨慎用权,坚定理想信念,恪守党纪法规,清正清白做事做人,守住纪律“底线”,退休后才能安度晚年。(津市市纪委监委 曾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