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三字诀”破解基层形式主义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保平安、齐心协力战疫情,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当前举国上下凝心聚力,只为打赢另一场脱贫攻坚大决战。3月18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克服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形式主义作为一种如蛆附骨的“传染病”,既浪费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加重基层干部身心负担,又影响基层干部主动担当和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解剖好基层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刻不容缓!

“实”字打头,把握关键要点,破解“三多”问题。基层工作存在“三多”问题:台账多、会议多和工作群多,而形式主义的“鬼魅身影”往往就隐藏在这“三多”症结之中。首要整合下发的台账,既要多部门统筹协调综合考量,又要考虑基层干部获取信息的实际可操作性,更要给出台账信息填写的相关提示和指导。同时创新“拼盘会”加“视频会”等于“务实会”的会议形式,多会合一、议程精简,远程指导、直奔主题。多开业务培训会,少讲鼓劲动员会,避免干部“本领恐慌”,注重会后工作落实。最后还要精简工作群,及时清理五花八门的“僵尸群”,合并业务相近的“数量群”,保留不可或缺的“优质群”,减轻干部“看群”负担,提升工作实际效果。

“人”字为本,落实双向激励,发挥主观能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作为“穿针引线”人,是服务群众落实政策的“最后一米”,保持高昂持久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正向激励尤为关键。将作出重大贡献的干部列为模范典型,增强其荣誉感;以走访慰问形式加强人文关怀,增强其归属感;考虑基层实际提高物质待遇,增强其获得感;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实现基层干部自我价值。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任用、提拔“智勇谋能型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激发干部内生动力,永葆干部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此基础上,落实负向激励制度,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提高违法乱纪成本,加强干部自我约束,杜绝形式主义乱象。

“馈”不可少,加强信息反馈,倾听基层心声。“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工作落没落实,唯有通过反馈才见成效。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坚持“四不两直”和突击暗访相结合的督查方式,主动传导压力,破除光彩亮丽的外表,直面矛盾和问题,扫除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要加强沟通,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反馈机制,通过召开基层座谈会、引入第三方调研和实行不记名评论等方式聆听基层干部真实声音,发现基层工作痛点难点。基层干部能发言、发好言,不仅对整治形式主义的顽瘴痼疾,更对基层工作健康有序运行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破解“三多”症结,是破解形式主义的前提;发挥基层干部主观意志,是破解形式主义的保障;强化监督反馈机制,是破解形式主义的关键。三者自上而下,自始至终,形成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有机整体。(石门县磨市镇纪委 陈可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