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离了“初心”终“自食苦果”
“望着窗外偶尔漏进来的阳光,恍惚间还错以为在诏安县委办公室中……我心如刀绞,失魂落魄的迷糊人生就此收场,这是必然的结局”正如何德发在忏悔录所说。经查,曾经满怀抱负的年轻县委书记,因六项纪律项项违反,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2020年1月7日,何德发被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零六个月。(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据了解,何德发出身在党员干部家庭,“他父亲过手众多工程款,始终不贪不占、终生节俭。”在家风熏陶下,青年时期的何德发也曾激情燃烧,他本可能有更精彩的人生后半程。然而,他背离了初心、背弃了使命,终于让自己走上了“阶下囚”的道路。纵观何德发的一生,在贫困县工作,却把工作当副业、把做生意搞收藏当主业,是诱发其走向违规违纪违法的根源。如今,失去自由的何德发悔恨不已,究其原因,还是党性的丧失、利欲的侵蚀、行为的偏差,最终酿成的“苦果”只有“自食其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做人与做官》中曾经引用了“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的名句,就是要告诫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正其身方能干好事干成事不出事。何德发漠视党纪国法、漠视群众利益,全然不顾为百姓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不但让自己身陷囹圄,更是给当地的政治生态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一“恶果”是何德发式的干部遗留下的“毒瘤”,祸害的不仅是违纪违法者本人,更是会产生极其恶劣的政治影响和社会影响。
看一个干部能否秉持初心和使命,关键是要看其政治是否过硬,在诱惑面前是否能够坚若磐石,是否能够抵御住来自各方的“围猎”。何德发自小在党员干部家庭长大,不会不知道守清廉、懂清贫、愿清贫才能“清白”一世的道理。然而,他却背离党的宗旨,在组织把贫困县几十万贫苦百姓交给他时,完全没有丝毫的党性和责任心可言,这背后折射出像何德发这样的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缺位、心理缺衡和观念缺失,极度缺乏“政治信念”的熏陶和良好情操的陶冶。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党都强调要把理想信念放在第一位。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人民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才能让永葆“初心”。何德发正是从一开始走上“经商之路”,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从“当好官”向“发大财”倾斜,最终没有守住底线,更丢失了信仰。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一名行政公职人员如果没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带来的恶果将会是毁灭性的。何德发从爱收藏演变为倒买倒卖、不得不说夹杂私欲的爱好变质为洪水猛兽般的占有欲,让商人钻了空子,导致背离初心、背弃使命,让自己拜倒在了金钱之下。因此,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正确的利益观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多一分良好的兴趣爱好,就少一分围猎的“攻击点”,方能坚守住初心,坚守住底线。
党员干部必须摆正政绩观、树立好风尚、扑在工作上,才能让初心永葆,才能让那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红心”永远照亮,让腐败无处可存。(津市市委巡察办 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