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利益面前”多些“换位思考”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3日 浏览次数: 字号:

3月5日,陕西省安康市通报了对网络反映市中心医院公示中存在“院领导抗疫补助高于援鄂一线人员”问题的调查结果,该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文乾,副院长董根文被免职和政务记过……(3月7日,南方网)

平心而论,多名院领导获得的补助高于援鄂一线医护人员,实在让人“吃不消”。无独有偶。前不久,湖北鄂州鄂城区凤凰派出所违规分配和领取捐赠生活物资;河南省鄢陵县陶城镇后路村三位村干部将群众捐赠的19箱“今麦郎”牌桶装方便面中的6箱,各取2箱带回家……利益面前,有失合理公平,伤了党心民心。

要讲公道,打个颠倒。利益面前,党员干部尤其是“关键少数”,要多“换位思考”,先公后私、无私为公,方可凝神聚力,筑牢干事创业“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权力是一种责任担当。然而,极少数党员干部是“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力争私利最大化;自觉“高人一等”,事可少干甚至不干、纪律约束可少受,但相应待遇一分都不能少。对好处“抢头彩”,酬不配劳,丑己损党;群众敬而远之,暗戳脊梁。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在困难危险前,“我先上”;利益荣誉前,“我先让”,此乃党员干部“先干”内涵的最好诠释。开国上将邓华在朝鲜战场上主动请求让贤,把第一副司令和副政委让给陈赓;为中国培养了800多位将领的徐向前元帅,1955年授衔时拒绝元帅这个军衔,让出机会,为人肃敬,给世人立了标杆。利益面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些“我先让”,让出格局、让出气度。

换位思考,要眼睛向下。一切工作,当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要多“换位”,多站在群众立场想几个为什么、凭什么,该不该获得某些利益;利益分配时,不惟职务和级别,不“看人下菜”,惟重实绩和表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道自在人心。党员干部确实干了事、吃了亏,劳有所值,群众自会理解和尊重,并点赞。

权力不是便利。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当时刻牢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甘当公仆,强化自我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破除官本位,公开公平,就事论事,以劳定酬,把“一碗水”端平,全力提升群众公平感。《庄子》曰: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物极必反。少数打个人“小算盘”的党员干部,在困难前“我先闪”、利益前“我先上”,必不招人待见。

“为人须顾后,台上终有台下时。”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宜多些“换位思考”,一心为公,做到“我为人人”不遗力,以免日后“门前冷落鞍马稀”,换得“人人为我”好风景,才能永葆党的事业蒸蒸日上。(安乡县纪委驻住建局纪检组 雷云华 钦大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