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念错“权力经”必然自毁前程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14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据吉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赵龙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赵龙虎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漠,私欲膨胀,以掌管州财政权的“大管家”、“财神爷”自居,忘记职责使命,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甘于被“围猎”,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知止,不收敛、不收手,其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应予严肃处理。(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龙虎作为掌管州政府“钱袋子”的领导干部,手握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本该恪尽职守、严守底线、如履薄冰的用好每一笔资金,让一分一厘财政钱都能用于民、利于民。但他却以“大管家”、“财神爷”自居,以权谋私,大搞权钱交易,心甘情愿的接受有求于他的人“烧香上供”,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与职责,无心于党的事业,无心于服务人民,把“私利”放在第一位,沉迷于用权力换金钱的快感中,从官路走向了囚路,失去的不仅仅是幸福和名誉,还有最可宝贵的自由。  

人进钱眼便为“囚”。贪欲的大门一旦打开,便走上了腐败的不归路。《醒世恒言》中有一则故事:薛录事梦到自己变成一条鲤鱼,明知香饵有毒,但难忍诱惑,仍然张嘴咬钩,结果被渔翁钓了上来。面对诱惑,赵龙虎就成了那条“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的鲤鱼,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漠,心存私念私欲,无法控制内心的贪念,背叛了自己作为州财政“把关人”的重要责任,明知党纪国法不容,偏又忍不住“上钩”,沦为“猎物”。可以想见,被“双开”了的赵龙虎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不可私用。利用权位之便发财,是群众深恶痛疾的行为,是破坏干群关系的罪魁祸首。赵龙虎之所以落得如此的下场,最主要的还是念错了“权力经”,没有将自己视为公仆,高高在上,在他看来,自己手握重权,便不断让权力为自己变现利益,甘于被“围猎”,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知止,不收敛、不收手,最终自毁前程,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在贪欲的面前,做“守门员”的永远只有自己。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公仆,务必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面对人民赋予的权力,应谨慎用权,不能擅自滥用,不能被家人利用,不能给朋友借用,也不能搞交易使用,要切记付出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有这样,才不会把一时之快变成一生之灾,把一时之利变成终生之悔,才能远离腐败,自由自在。(津市市委巡察办 覃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