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就得肯下“绣花功夫”
再过几天就是2020年,中华民族从未如此接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这一千年梦想。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到现在,全国还剩下5%左右的贫困人口没有脱贫,10%左右的贫困县没有摘帽。(12月22日 央视新闻联播)
脱贫攻坚战打出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其中少不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尽心尽力,他们扎根在扶贫一线、奔走在乡间田野、加班至深夜,为脱贫攻坚作出了极大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也有人于扶贫上“动心思想主意”,忘却党员身份,动起扶贫奶酪,比如,前不久三湘风纪网站上耒阳通报了2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老百姓心底盼的是党员干部真心实意想民所想,望的是党员干部全心全意办民所急。一支好的党员队伍,能否在脱贫攻坚战的最后阶段、关键阶段一鼓作气、奋发有为,把这场“攻坚战”打赢打好,在看家本领中,肯不肯下“绣花功夫”极为重要。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脱贫攻坚战目前已经进入全力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这样“最吃劲的时候”,最怕党员干部陷入倦怠期、松懈期,得过且过式完成扶贫,出现“大跃进”式脱贫攻坚和“蜻蜓点水”式脱贫攻坚的思想返潮。因此,为避免出现扶贫工程表面完工,“外面花俏美观,内里松松垮垮”,禁不住时间和群众的检验,一推就垮的现象发生,党员干部下好“绣花功夫”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严于修身,落实责任。严格落实政治责任,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行动自觉性;不断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真抓实干上苦下功夫,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扶贫领域的每项工作,一切为了群众,一切贴近群众,一切深入群众。
严于用权,精准施策。强化权力运行的规范性、透明性,把权力用到实处,扎扎实实地用权于民。切实贯彻落实好精准脱贫的方略,既解决“看得见”的问题,也能解决“藏得深”的问题,全力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助力农村脱贫致富。
严于律己,坚守理想信念。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身,磨砺自身、提升自身,学习党纪党章,修炼党性。在扶贫路上用廉洁的作风扶贫助贫,不动扶贫“奶酪”,不侵百姓利益,时时自警,提高思想觉悟,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扶贫问题,勿步扶贫蛀虫、扶贫懒虫的后尘。
正如爬山登顶,虽然是一步之差,也许就是一个晨日,一轮明月的区别。在脱贫攻坚战的路上,下好“绣花功夫”,一定要有不到终点不歇脚的干劲,踏踏实实走好最后一步,一鼓作气一览山顶,守得云开见月明。(桃源县纪委监委 邓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