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脱贫验收岂能“狸猫换太子”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0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曝光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查处的8起典型案例,其中,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委原书记刘乡在国家贫困县脱贫摘帽验收检查中弄虚作假被通报处理。(12月18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为国家贫困县的“一把手”,本应实事求是地对待脱贫摘帽验收工作,然而刘乡竟然总结迎检“过关诀窍”并以文件形式印发,用一种半公开方式组织全县造假“摘帽”。

此次通报,曝出了扶贫领域的种种问题,其中就有“狸猫换太子”的情况,案列中,武汉市新洲区茶亭村党支部书记左明甫在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中,明知贫困户左明华的危房改造超标准建设,无法通过验收。为了完成任务,安排本村村民左文华(非危房改造户)的房屋冒充通过验收,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弄虚作假。

本该是惠泽困难群众的扶贫资金,被某些人玩弄于股掌间,成了唐僧肉。扶贫造假是严重的作风问题,不仅会践踏社会公平的底线,失信于民;更会损害政府的整体形象和威信,让脱贫进程受阻。因此,要对扶贫造假坚决“零容忍”,坚决扫除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个扶贫路上的“拦路虎”。

脱贫验收岂能“狸猫换太子”。国家脱贫摘帽验收检查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有严格的检查标准和摘帽程序。能否顺利脱贫摘帽,既检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更考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必须真抓实干、实事求是,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虚张声势。

扶贫不是一句空口号,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数字脱贫”“虚假入贫”“作秀扶贫”等弄虚作假问题,严重阻碍脱贫攻坚进程和质量。对这样的形式主义问题、蚕食群众获得感的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坚决纠正。用纪律强化担当,以问责压实责任,从而倒逼党员干部不敢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

“赤诚为民者,民向往之。”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一些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党员干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更加注重帮扶的长期效果,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脱真贫、真脱贫。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答卷。(鼎城区委巡察办  何卫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