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切莫纵容“提篮子”“打牌子”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日前,邵阳市纪委监委通报了3起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承揽工程等方面“提篮子”“打牌子”办事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例。(12月23日 三湘风纪网)

在湖南方言中,“提篮子”意指“空手套白狼”的“中间商”行为,“打牌子”意指打着领导的旗号办事。在正风反腐的语境下,“提篮子”和“打牌子”,都是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去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今年7月,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

此次通报的“提篮子”“打牌子”案件中,有邵东市人大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原负责人赵杰为亲属“打牌子”提供帮助的问题,有新宁县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原副主任唐永清“提篮子”问题等。他们有的是通过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和影响力,在项目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等事项上批条子、打招呼,为自己或特定关系人谋取个人私利;有的是领导干部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拉大旗作虎皮”,充当权力掮客,干着非法勾当。

领导干部切莫为“提篮子”“打牌子”助力。“提篮子”五花八门,“打牌子”光怪陆离,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牟取私利,都是“权”“利”勾兑。有一些干部不知止、不知耻、不收敛、不收手,甚至心安理得地为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不法之徒“提篮子”、“打牌子”,助纣为虐,为腐败“代言”,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因此,必须“猛药齐下”,严厉惩治领导干部“提篮子”“打牌子”等问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一是强化权力制约,筑牢监督防线。只有监督常在,才能让领导干部多一分警醒,多一分保障。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立足于小、立足于早,为干部设置一堵堵“防火墙”,筑牢一道道“防洪堤”。在做好党内监督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媒体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密织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网络,有效防止干部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是加强廉洁教育,营造良好家风。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慎权、慎欲、慎独、慎微,以身作则管好家人,有针对性、经常性地进行教育监督,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胡作非为。同样,官员家属要当好“廉内助”、“守门员”,常吹“清廉风”,让官员时刻保持清醒,也是对家庭的厚爱。

三是严肃追责惩处,巩固惩戒防线。要按照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和抓反腐从严的“六个从严”标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对于“提篮子”“打牌子”腐败问题,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让为腐败“代言”的领导干部“丢帽子”“没位子”。(鼎城区许家桥乡纪委  陈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