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从“柴米油盐”开始
“省、市、县三级联动共检查定点医药机构32759家,处理医药机构14572家,追回医保基金损失(含处罚)2.87亿元”。“补签用工协议3067份,清退不合规人数3820人,收回违规补贴资金236.57万元”。今年以来,湖南省纪委省监委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扛起监督责任,督促综合监督单位把人社系统、医保系统关系群众利益的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作为专项整治重点,压实主体责任,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狠抓问题整改落实。(12月12日 三湘风纪网)
柴米油盐酱醋茶,民生是老百姓最实在的日常生活,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具体来讲,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生活条件上得到改善,是从政策中得到实惠,使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近年来,民生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当前一些领域的民生问题与百姓期待仍有不小距离,民生的改善需要新的跨越。医疗负担过重,依然让不少患者在医院门外徘徊;偏高的房价,仍然让城市打拼者望楼兴叹……这无一不在说明我们各级政府部门在执行和落实方面还有不少方面需要改进。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和诉求,就是党员干部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不能有效贯彻和执行,没有坚守初心和使命的体现。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维护群众利益的自觉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内在动力。党员干部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手中权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解决民生问题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改善民生问题,办好群众的事,要经常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勤勤恳恳为群众办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通过和基层党员群众广泛交流,听取意见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惠民政策,切实解决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提升群众幸福感。(石门县夹山镇三板桥完全小学 刘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