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从“996”入选“流行语”说起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前几天,《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9年“十大流行语”中,“996”名列其中。这一结果,既让人感到意外,似乎又是意料之中的事,这正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症的折射和“诠释”。

“十大流行语”,虽不为官方发布,但却是捕捉社会变迁的一扇窗户,更是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诚然,“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996”模式入选,也不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功劳”。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基层人员节假日加班和熬夜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还“厉害”于“996”。头天下午开会,第二天上班就要材料者有之;上午搞部署、下午要结果的“紧急通知”者有之……凡此种种现象,表面上看是作风雷厉风行,办事有效率。实际上,却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现实中的“新马甲”,害得基层人员无所适从,不得不“996”。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离不开制度支撑。也只有靠制度的刚性约束,才能更好地让基层减负。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各地也积极落实《通知》要求,出台举措精简文件、压缩会议数量时长、规范考察考核调研等。应该说,在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那种为“出彩”而组织干部职工统一着装、佩戴绶带迎送的河南“卢氏现象”不见了,那种“刷白墙”、花巨资拍脱贫宣传片的安徽“阜阳亮点”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党员干部胸怀赤子之心,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全心全意破解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进一步彰显出中央层面出台制度的威力。尽管如此,各级纪委监委还是没有歇歇脚、松口气,继续盯紧“关键少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驰而不息纠正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

目前,正值年末岁尾,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泛滥时期,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要徙木立信、以上率下,使基层工作人员从过多的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从泛滥的督查检查考核中“博弈”出来,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抓长抓常,抓出实效,告别“996”,不断为基层减负“松绑”,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效便民的行政效率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澧县澧浦街道 郭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