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栽树,下午乘凉”工作方式需警惕
上午发文,下午要报表;今天交办工作,明天就要检查;这周开会布置,下周就要经验材料……这种“上午栽树,下午就要乘凉”的行政指令依然不少,尤其在基层还是比较突出。基层干部“写材料、整资料、填表格”,“填不完的报表、做不完的台账、迎不完的检查”……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都用在疲于应对。
现实中,有些部门或领导干部急于求成,工作方式容易“激进”,倾向于“拔苗助长”,“ 想一口吃成胖子”。工作方案没有经过反复“酝酿”、“打磨”、“沉淀”等过程就急于往下部署、实施、推广,缺乏考虑基层的实际和现状,给基层带来各种压力负担。有些工作部署甚至“半路改道”,任务要求突然变化,让基层“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被扣分不被问责,往往就只能“疲于应付”,来不及详细收集情况,只好临时整理大概,方案材料网上“学学、抄抄、改改”,汇报中数字来个“大概、估计”就草草了事。对于这样的现象,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很大,给基层带来压力的同时,还会给工作的推动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
“功成不必在我。”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主政浙江时,其有一篇《要敢于做铺垫之事》的评论文章中讲到:“领导干部要以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抓好各项工作。‘功成不必在我’,要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
“上午栽树,下午就要乘凉”乱象显然与“功成不必在我”相悖。政绩导向出了问题。有些部门和领导没有耐心,在某项工作还没有出成效的条件下,想搞点特色、亮点、动静出来引起关注,工作匆忙部署调度督查检查,要求下级上报汇报总结、经验材料,奉行“工作搞得好不如写得好”的理念,大力搞“笔杆子”创新。考核导向不断施压。考核问责是悬在下级头上的“利剑”,考核结果不好,涉及到单位主要领导的升迁,还涉及到年终绩效奖励等等,谁都不敢怠慢,下级只好在“规定时间完成规定动作”,至于是否有创新有特色有亮点不重要。同时,当上级对某项工作的认可导向变为阅材料、看文字、查痕迹时候,为了“迎合”上级“喜好”,必然转变工作“焦点”,在汇报材料上“狠下功夫”。
当前,中央在大力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严格控制层层发文、层层开会,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让基层从迎评迎检、材料报表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干实事。某些“上午栽树,下午就要乘凉”现象是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要坚决反对。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作铺垫之事,善谋未成之事,坚持工作一锤锤实敲,一步步稳踏,一件件办成,才能行稳致远,造福于民!(桃源县观音寺镇纪委 张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