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廉政时评

以“三股”底气系好“廉洁锁”

来源:廉洁常德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1日 浏览次数: 字号: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和底线,只有做好清正廉洁的表率,才能“公生明、廉生威”。对于干部来说,做官为政的底气从哪里来?是从群众中、从清廉中、从实干中来。在面对群众利益时,要常怀“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初心;在面对利益诱惑时,要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在需要爬坡过坎时,要拿出“知其难为而为之”的劲头。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坚持做到“底气足”,方能磨而不磷,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

一是从群众中永葆赤子之心。知向何处则不惑于方向,明所从来则充足于动力。我们的初心是为了群众,力量来自于群众,既要有“为了人民”的明确指向,又要有“依靠人民”的源源动力。向力力为什么会逾越底线,走向犯罪的深渊?究其根本,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抛诸脑后,把“小我”利益摆在了首要位置,为了一己私欲大肆贪渎。坚持人民至上,这是根本。领导干部只有以民心为药引,才能根治腐败之病。从苏区干部到焦裕禄再到廖俊波,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让他们把浓厚的为民情怀倾注到了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实步履中,在为民造福中实现了自身价值,抵达了清风明月不染尘的境界。

二是从信念中永葆清廉之风。“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信念坚定、觉悟高了,是非则明、方向则清、路子则正。只有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心中有戒,才能做到“身处脂膏不滋润”的两袖清风。领导干部出问题,往往是“私”字在作祟,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就容易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对于处于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在是与非、公与私等问题面前,做到心明眼亮、毫不动摇,坚决预防和反对腐败,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方能在廉洁自律、公正处事方面做好表率,挺直共产党人的腰杆和脊梁。

三是从实干中永葆担当本色。实干是事业之本,也是底气之源。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务实作为,才能不务虚功,力挑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干净和担当的关系,决不能把反腐败当成不担当、不作为的借口。”清廉不是不作为的挡箭牌。相反,在正风反腐的大环境下,越干净就越应有干劲。在面对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我们领导干部要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越沟迈坎,把干净和担当、勤政和廉政统一起来,才能确保腐蚀近不了身、诱惑入不了心。(澧县纪委 杜小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